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自在之物"
1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2年 第15期 90-95页
作者:李捷不详 
王广义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史中最重要的代表性艺术家一,他的艺术经历凸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由启蒙时代到现代先锋主义、后现代主义、消费主义的过程中复杂的悖论性逻辑,但长期以来,对他的批评和研究一直被"政治波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2年 第6期 196-197,10页
作者:孙冬冬 Daniel Nieh不详 
粗算起来,所谓的“当代艺术”在中国也有三十余年的历程,如果历数其中的代表艺术家。王广义显然会是其中的备选一,王广义的确成为了一位——套用他自己的话说——“有意义的艺术家”。于是。作为王广义艺术回顾展——“自在之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 王广义艺术回顾展
收藏 引用
《美术文献》2012年 第5期 104-105页
作者:黄专 
今日美术馆是中国首家民营非盈利国际当代艺术馆,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展示、研究和建立与国际当代艺术的广泛联系,举行过多次大型当代艺术展览,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2012年10月14日至11月27日今日美术馆将推出由张子康任总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暨当代艺术史的构成方式国际研讨会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3年 第3期 110-135页
作者:陈漫兮 
当代艺术史的构成方式国际研讨会试图通过"自在之物":乌托邦、波普与个人神学——王广义艺术回顾展,根据与会嘉宾不同的背景和经验,考虑对当代艺术有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把它构成。一方面就是以展览作为中心,就是当代艺术把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的超越与回归——王广义的“自在之物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12年 第10期11卷 46-49页
作者:高远 
面对王广义这位屡次被写入现当代艺术史的艺术家,对其作品的理论探讨不可能仅仅关注某一个时期或者某一件作品的观念取向和图像逻辑,而应该全面考察艺术家的整个创作生涯以及其与新时期社会思想史、文化史诸潮流的关系。这样的描述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遗产资源”活化的价值与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非质文化遗产》2024年 第1期 99-102页
作者:方李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东南大学艺术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所 东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一、遗产资源活化的意涵有关“遗产资源”的概念,笔者曾写过多篇文章进行论述。所谓遗产,既包括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质文化遗产。所谓资源,就是要为一定的社会活动服务,离开社会活动的目的,资源毫无意义,甚至可以说,也就没有了资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心灵的创造力——四探意识本性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 第8期19卷 12-17页
作者:洪定国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湖南长沙410081 
思想是心灵被自然与社会的调制,采取形下的逻辑运作形式;深层的自由心灵按愉悦原则以追求满足与和谐为目的,采取形上的、想像的非逻辑运作形式。心灵的创造力就在于这两者的巧妙结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日本陶瓷器皿中的性——日本禅文化所影射出的陶瓷中“”性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 第2期 125-127页
作者:张亚林 江岸飞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1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0000 
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禅文化特点的对比,揭示出两国文化在对待外显自在之物上的差异,而导致两国文化对陶瓷器皿自身特点的不同理解。中国重视自在之物,而日本则更加注重自在之物对外显的依赖关系,日本文化的这一认识特征很好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自由观
收藏 引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年 第2期 133-140页
作者:孙月才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叔本华、尼采,一个是悲观哲学家,一个是悲剧哲学家。他们同为唯意志论者,两人的自由观却是相反的:前者主张生命寂灭,后者强调个性创造。本文探讨了这两种自由观的不同内涵及其原因。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遭到重大的歪曲、误解,本文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越形而上学——尼采透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3期24卷 7-14页
作者:陈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92 
尼采通过透视论超越了传统的表象论,并因此成功地消解了表象的对立面,即自在之物,从而废除了关于自在之物的真理,即形而上学。以此,他就超越了形而上学,成为第一个后形而上学思想家。尼采的透视论具有两重性。它同时具有认识论和存在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