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自我毁灭"
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手和脚
收藏 引用
《花城》2016年 第4期 186-191页
作者:汪民安 
手1.人们总是通过眼睛看到欲望,眼睛是内在性的表达。但是,手同样展示了欲望。手有强烈的意向性。在正常的情况下,手在重力的牵引下是下坠的,紧贴人的身体。但是,手的意向性,往往使得它脱离开人们的身体,脱离它的常态,往其他的方向延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女人悲剧 程派新声 评福建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大唐才女》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2年 第3期 23-25页
作者:齐致翔 
福建京剧院新近创演的《大唐才女》令人刮目相看。她不仅让我们认识了我国晚唐时期一位才情卓著、美艳动人、令世人倾倒、却难以把握自身命运、直至自我毁灭的女诗人,更使我们认识了一位当今极为难得的程派后起之秀——不同于大家熟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性的蛊——王鲁炎的“图”与“寓言”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3年 第7期 70-79页
作者:范雨萌 
在王鲁炎的设计方案中,锯齿间的碰撞、磨合、嵌入、切割构成了复杂的关系网和运转模式,锯齿的摆放方式和位置都遵照着精密的设计要求和规范,逻辑化的表象下面是对物象间悖论关系的考量。表面上看,问题的提出是发散性的,涉及物象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与自然的思考
收藏 引用
《现代装饰(理论)》2015年 第9期 127-128页
作者:任南南天津美术学院 
人与自然是相伴相生、不可分离的,自然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类作为自然之子也只是身处自然一隅。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在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打造更适于生存的环境而不断的努力奋斗着。设计作为沟通人类与自然界的桥梁,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雕刻生命:爱尔兰艺术家罗恩·吉尔斯比
收藏 引用
《公共艺术》2015年 第5期 82-85页
作者:张玲 林默 
罗恩·吉尔斯比(Rowan Gillespie,1953-)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爱尔兰青铜雕塑家,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塞浦路斯的岁月是他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艺术成熟期。罗恩·吉尔斯比的艺术受亨利·摩尔和爱德华·蒙克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思想来源 实践取向--浅论城市化进程中的视觉文化和艺术教育
收藏 引用
《当代美术家》2010年 第6期 68-73页
作者:杨劲松不详 
关键词:思想来源、城市化进程、艺术教育、视觉生产、自下而上综述:城市,是一种地缘的文化符号,也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形象;城市化进程是"现代化"题内应有之意,也是人类"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物为鲜活艺术形象、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心灵的百慕大 表演艺术家任宝贤印象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1997年 第5期 34-38页
作者:刘章春 
许多小说家在作品中都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他们在描写笔下人物在最后自杀之前很久,便就已经开始了自我毁灭。本篇无意去像小说家那样着意刻画人物,因为他本人曾就是一位潇洒旷达真实存在的人。当我凝神握笔,注之以情地试图去想办法描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老女孩周迅的一切
收藏 引用
《甲壳虫》2006年 第1期 38-40页
作者:清明 
小巧的脸庞、纤弱的身体、碎发、纯净的眼神、经过时留下的茉莉香水味,这些元素集结在一起,拼凑出我们记忆中那个名叫周迅的女孩的十六岁。翻过浙江省艺术学校的后墙,是可以看得见西湖的黄龙洞。十六岁的周迅喜欢站在那里看西湖,有一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关于“自我实现”的故事——《大鱼海棠》中的教育蕴意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2016年 第36期24卷 62-64页
作者:周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对"自我"和"自我实现"的思考和追问,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而由于"自我"和"自我实现"既在宏观层面上与"什么是人性"的问题相关,也在微观层面上与个体的人生使命、价值和意义等问题相关,所以教育学也极为重视这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谁杀了她的灵魂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5年 第1期 14-15页
作者:曲海波 
罗丹的情人上映年份:1988年导演:布鲁诺·努坦内容简介:电影讲述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 Rodin)与卡米耶·克洛岱尔相爱相杀的故事。卡米耶是罗丹学生、情人和艺术的竞争者,她倔强、任性而又才华横溢,她的美丽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