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自然传承"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然传承
收藏 引用
《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 第4期 59-62页
作者:黄凌飞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科研项目中心云南昆明650101 
作者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地方性自然传承和当今本土社会的几种传承模式进行了梳理,从中寻找值得借鉴的理论与实践资源,为当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学校这一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有效传承寻求更为合理的发展道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初探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自然传承
收藏 引用
《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 第18期 68-70页
作者:邓家堃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云南少数民族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自然传承是其最为普遍的一种传承方式,具有重要的价值,当地人民群众必须对其加强重视,深入研究及传承方式,确保能够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更为有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记首届蒙古族长调演唱艺术研讨会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1997年 第3期 4-7页
作者:肖梅 
记首届蒙古族长调演唱艺术研讨会肖梅1997年5月24日至25日,由乌兰夫基金会、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内蒙古北方草原音乐研究会共同组织的首届“蒙古族长调演唱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代表、音乐同行70余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民间舞创作的当代走向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3年 第3期9卷 97-98页
作者:崔世莹 
“民间舞”本无所谓“创作”, 而是在民众中自然传承的;但事 实上,我们绝大多数的舞台民间 舞是亦“传”亦“作”的,也不乏以 “作”代“传”者。 ——于平《’92全国民舞比赛拾粹》 本文所论及的中国民间舞已不是原本意义上的那种民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日常生活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日本无形民俗文化财“祗园祭”为例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1年 第1期 23-26,177页
作者:陈宗花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日本在"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即以保存会之类的民间自发组织为依托,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传承,使"非遗"保护传承成为自然而然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在"祗园祭"保护传承中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音乐的创作原则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1996年 第3期 30-31页
作者:阎可行 
中国戏曲音乐以自然流变方式而存活至今。随着戏曲现代戏的创作发展,戏曲作曲也已经走向了专业作曲道路,变原来师承传递的自然流变方式为专业作曲的自然传承方式。故此,本文拟通过对戏曲音乐自然流变以及自然传承的创变方式进行分析论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需要解释,而设计是共识——朱炳仁谈设计与艺术
收藏 引用
《设计》2020年 第20期33卷 86-89页
作者:朱炳仁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 西泠印社 
《设计》:作为“朱府铜艺的”自然传承人,您如何看待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朱炳仁:传统工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那是我们的个性,是民族的根。对待传统工艺,有的人渐渐遗忘,有的人选择紧紧握住。但还有第三种,就是要创新性继承,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 第3期26卷 27-31,37页
作者:王元元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虽已有较多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法的研究,但大多关注的是传统传承方法,对现代、当代的传承、传播方式则少有涉及。本文将传承方法分为自然传承和外力传承传播两大类,对各种传承方法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二胡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0年 第3期 195-195页
作者:李艳杰牡丹江师范学院 
千余年来,我国民族拉弦乐器先后经历了从自然传承自然积累到创新发展、不断进步的历史历程。我国的拉弦乐器据说有70余种,仅在《中国音乐词典》中列出条目的就有53种之多。在这数十种拉弦乐器中,二胡(包括高胡、中胡、或称二胡类乐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二胡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0年 第2期 140-140页
作者:李艳杰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系 
千余年来,我国民族拉弦乐器先后经历了从自然传承自然积累到创新发展、不断进步的历史历程。我国的拉弦乐器据说有70余种,仅在《中国音乐词典》中列出条目的就有53种之多。在这数十种拉弦乐器中,二胡(包括高胡、中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