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自然属性"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博士文摘
收藏 引用
《新建筑》2001年 第3期 73-74页
学位论文:我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及建构过程中的整体性原则研究作者:骆小芳导师:胡绍学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在城市中,人们的生活环境不仅仅囿于建筑内部,而且向城市公共空间扩展。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整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简化与平衡——版式设计的形式美
收藏 引用
《包装与设计》2017年 第6期 110-111页
作者:俞军财 陈双琪 李琰君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引言美是一种能让人感觉愉悦的体验。形式美.即人通过眼睛观察所获得的美的体验,是事物外在的美。形式美的构成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材质等).另一部分是他们的组合规律,或称为构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李清照词中的花草意象——兼论李清照词创作的低俗倾向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 第1期 52-55,60页
作者:彭国忠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200062 
李清照词中,出现较多的花草意象,主要有梅花、菊花、荷花、桂花、海棠、梨花、芭蕉,以及笼统的花。李清照首先突出的是花草作为物的形象、特性,而不是种种象征、寓意;她的成功之处是在真实反映花草自然物性的基础上,由某一点伸发开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人为本”和“绿色设计”两种观念的反思与转变
收藏 引用
《设计》2014年 第A6期27卷 169-170页
作者:田湉 陈聪 韩少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本文通过对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这两个现代设计中具有指向性的问题进行了思考。我认为,设计"以人为本"在某种关系上是破坏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相反,"绿色设计"的设计理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蜕变——新绘画面孔
收藏 引用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4年 第4期7卷 23-24页
作者:易西多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绘画已经死亡——而艺术则没有。当我八岁从一本书上拷贝恐龙的图片时——我看到这样的预测。”这是迪里克·雅曼 Derek Jar-man 的影片中的艺术家在表达她对绘画的行为以及传统绘画那根深蒂固而难以改变的方式的焦虑心情时所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纸材的设计分析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2007年 第1期21卷 92-92,94页
作者:寇吉梅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纸张在具有柔美、易碎、易折的同时,还有着它独有的亲和感。与铜、铁、铝等金属材料相比,纸材的亲切柔美正由于纸质下透露出的那一种肌质美,或光华、或白净、或粗犷豪放、或深沉典雅。通过设计前对纸材的分析,理解材料的属性,并将这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春之美,物之美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2017年 第3期6卷 50-55页
作者:王蕊 本刊编辑部 
说到春天,说到大自然,我们能想到的不只是太阳、月亮、星星,还有供我们的祖先和后代赖以生存的水和火,甚至大自然还赋予了我们更好生存下去的植物和食物。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倡议着环保,无数次提及要爱护地球家园、保护我们赖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析现代服装中的性意识
收藏 引用
《服装设计师》2008年 第11期 126-129页
作者:沈雷 罗娟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研究生 
服装性意识在西方的发展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和变化,性已经成为当今时装设计大师最乐于表现的艺术主题之一。性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属性,从这种生理意义上的性本能来讲,人类和其它动物都具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行为方式。但人之所以为人,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科技新闻与广告宣传的关系
收藏 引用
《黑河学刊》1997年 第1期 67-68页
作者:苏庆明黑河人民广播电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建筑通感的效能
收藏 引用
《建筑与环境》2007年 第6期1卷 1-3页
作者:黄鹏斌 吴百衡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设计研究院 
当代,随着西方社会和发达国家的心理学说的兴起,如惠太海默等人的“格式塔”(完形心理学)原理,肯·维尔伯的“意识谱”理论……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应用到艺术创作之中。这使我们惊奇地发现其中某些内核,诸如在感知的客观世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