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舞伎"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惊艳绝伦中国
收藏 引用
《格言(校园版)》2024年 第16期 36-37页
作者:懂懂鸭不详 
国宝简介:彩绘双环望仙髻女俑是唐代乐文化的艺术佳作。工匠捕捉了舞伎蹈中的一瞬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蹈之美。俑衣裙线条流畅,和舞伎飘逸的气质十分相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汉代“俳优与舞伎”图像探论
收藏 引用
《北京蹈学院学报》2022年 第6期 28-36页
作者:黄竞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广州510275 
一般情况下,若一幅图像中同时出现了男性俳优和女性舞伎两类演员且他们展开了互动式对表演,则可确定为“俳优与舞伎”图像。据以上标准进行辨认,可以发现今存此类图像至少七十七件,它们出土自我国八个省份、十六个地级市,年代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河南地区北魏石刻造像上乐飞天图像研究
收藏 引用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 第3期 98-107,168页
作者:李玉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兰州730000 
河南地区北魏石刻造像上的乐飞天图像发展经历了模仿借鉴、胡汉糅合、“瘦骨清像”的过程,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留存有大量姿态优美的乐飞天样式。石刻造像上乐飞天的风格转变是受到南朝艺术风格的影响,促成这些风格形成的主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惊艳绝伦中国
收藏 引用
《少儿国学》2023年 第15期 44-47页
作者:懂懂鸭不详 
国宝档案彩绘双环望仙髻女俑所属年代:唐朝现藏地:陕西历史博物馆出土时间:1985年出土地:陕西省长武县枣元乡郭村国宝简介:彩绘双环望仙髻女俑是唐代乐文化的艺术佳作。工匠捕捉了舞伎蹈中的一瞬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蹈之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由敦煌莫高窟谈宗教与蹈的历史关联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07年 第11期 123-128页
作者:肖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乐,说法图乐,装饰性的乐,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转化为佛教的宣传画,具有特定的寓意和含义,为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其背后蕴涵的宗教内容赋予它更为神秘的色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马扶桑说戏剧(下)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1993年 第3期 16-19页
作者:徐棻 
舞伎舞伎继文乐之后出现于十七世纪。传说有个叫阿国的妇女是歌舞伎的创始人,她是个流浪艺人,可惜并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文字资料。十七世纪初,日本的“战国时代”刚刚结束,人民需要和平,这给歌舞伎的出现和繁荣提供了外部条件。对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失望的舞伎
收藏 引用
《电视指南》2015年 第5期 95-页
作者:苏阳《电视指南》 
我深信周防正行是真心热爱大和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为它的失落而深感焦虑,然而,艺术和宣传终究是两码事,奉命之作往往言不由衷,饶是伟大的艺术家也逃不出这个定律。我在搜索日本新电影时,看到周防正行这个名字的。惊讶得地下巴都快脱臼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飞燕哀史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1996年 第5期 72-87页
作者:马新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也谈古代乐艺术之流变
收藏 引用
《创作评谭》2006年 第4期 47-48页
作者:梁宇 
我国古典蹈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宋、元以前是宫廷乐,其艺术价值和成就较高的又主要是女乐,而乐舞伎人的成员构成自古以来又一直处于奴隶地位,身、艺均不过是供贵族玩乐的消遣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壁画中的反弹琵琶与反弹箜篌
收藏 引用
《音乐爱好者》1989年 第5期 11-12页
作者:高德祥 
剧《丝路花雨》的演出,曾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赏,尤其是主人公英娘反弹琵琶的精彩表演,更为引人注目,在观众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影响。反弹琵琶是古代艺术家的创举。最早始见于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中。英娘反弹琵琶的表演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