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艺术交流"
1,64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艺术交流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2007年 第3期 I0003-I0003页
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音乐学院院长一行访问我院(图为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音乐学院的老师观看我院国乐系学生演奏古筝、扬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手足情深 舞心飞扬——“2011海峡两岸青少年艺术交流展演”活动纪实
收藏 引用
《舞蹈》2011年 第3期 12-13页
作者:意轩 沙鸥(图) 
“高山青,澜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2011年1月18日跷,台湾省台北教育大学创意馆雨贤厅内,欢陕的乐曲,热烈的舞步,两岸青少年们一起合舞共唱一首在海峡两岸都脍炙人口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中国到罗马——帕尔米拉出土丝绸图案体现的艺术交流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8年 第5期34卷 195-202页
作者:王乐 赵丰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51 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杭州310002 
帕尔米拉古城曾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20世纪30年代帕尔米拉墓地丝织物的出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进而引发了对这批丝织物原产地的争论。随着帕尔米拉和中国境内考古发掘中更多纺织品被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帕尔米拉出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交流背景下中国民族器乐改良刍议
收藏 引用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2期40卷 158-160页
作者:马良 嘉雍群培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北京100081 
中国民乐器在当代中外音乐艺术交流日益频繁深入、西乐在中国越来越广受欢迎的背景下,需要克服自身在音域、音准、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局限性,努力在形制、演奏技巧、作品创作等方面探索改良和突破,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获得更好的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重构冷战艺术史:亚洲视角下的中国-印尼艺术交流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24年 第10期 129-148页
作者:李伊晴澳门大学艺术与设计系中国澳门 
20世纪中期,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这两个刚获得独立的亚洲国家以艺术为媒介展开了一段紧锣密鼓的外交活动。在苏加诺总统首次访华期间,周恩来总理赠送给他的国礼《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苏加诺工学士、博士藏画集》见证且推动了两国外交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交流下的文化透视——简评梅兰芳赴美演出的文化内涵
收藏 引用
《兰台世界(上旬)》2010年 第7期 54-55页
作者:李向东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一、梅兰芳赴美的缘起及效果梅兰芳赴美演出的缘起,来自于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的邀请。芮恩施在其离任前,徐世昌为其举行一次饯别宴会,在宴会上,芮恩施郑重邀请梅兰芳到美国去表演京剧,“若欲中美国民感情益加亲善,最好是请梅兰芳往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宋代的汉藏艺术交流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 第3期 162-169页
作者:崔之进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210096 
宋代汉地与西藏之间的交流形式多样。本文以艺术为切入点,对中国宋代汉藏民族交流进行研究。通过对绘画、建筑、雕塑、宗教艺术的研究,总结了宋代汉地与西藏的审美风尚与文化特征。作者认为,研究汉藏民族艺术中的纹样等艺术形式,可以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的民族性与艺术交流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8年 第12期 50-54页
作者:郑欣淼文化部 故宫博物院 
什么是艺术?艺术的基本要素离不开民族、技艺和审美,合而为之即:艺术就是通过一定的技艺表现出本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艺术给文化插上了审美的翅膀,使之飞往其它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民族。艺术本身就是人类在劳动中为了交流情感而产生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荧屏系深情——第8届中日电视艺术交流散记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1992年 第2期 36-41,60页
作者:仲呈祥 
入冬后的日本,枫叶才红了。我们中国电视艺术代表团一行13人,在东京、大阪、京都以及东北部的仙台福岛等地参加第8届中日电视艺术交流活动。十余天来,与日本电视界的同行们一起观摩佳作,交流信息,切磋技艺,参观考察,真所谓“感触良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次国际篆刻艺术交流的盛事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4年 第12期 162-164页
作者:陈新首届"万印楼奖"国际篆刻大赛暨篆刻名家邀请展组委会 陈介祺研究会 
中共潍城区委、潍城区人民政府于今年举办的首届“万印楼奖”国际篆刻大赛暨篆刻名家邀请展,在中国书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西泠印社、山东省书协、山东印社、中共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潍坊市文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