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艺术心灵"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艺术心灵艺术作品形态呈现--从王一川之于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当代理解说开去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21年 第6期37卷 32-41页
作者:张黔 张腾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中国传统艺术心灵艺术作品形态呈现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其内在逻辑关系源于研究者自身对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当代理解。论文对王一川教授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研究思考,以及对其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途径都进行了初步梳理。我们可以发现,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和之境——饶宗颐艺术心灵探微
收藏 引用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 第1期44卷 82-89页
作者:史爱兵 曹福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一代大儒饶宗颐不仅富于学而且精于艺。他着意于诗词歌赋,醉心于琴曲书画,常有独到之创作,多发醒人之言论。在其艺术观点的表达中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艺术诉求和艺术理想,艺术创作中亦蕴含着共同的艺术心灵。他认为"和"是中国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心灵的诗篇——李华英访谈
收藏 引用
《爱尚美术》2020年 第1期 94-109页
作者:李华英江苏省油画雕塑院 
张荣东:你和张华清老师是怎么认识的?是巧遇、还是缘分?李华英:古人讲"有缘千里来相会",是巧遇、也是缘分。1960年,他从苏联回国实习,我们在南京艺术学院附中相识。相谈后才得知我们都是山东肥城人。1948年,我6岁的时候在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青铜艺术心灵力量
收藏 引用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0年 第Z1期14卷 104-105页
作者:游飞贵州师范大学美术系贵州贵阳550001 
以青铜艺术的神秘力量为切入口,引发出艺术创造者的智慧和精神,结合艺术规律的承袭关系再思考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艺术轨迹,及人和艺术间达成的心灵契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佛学思想对于石涛艺术心灵论中“心灵转化”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0年 第1期 62-63页
作者:方逸云浙江师范大学 
佛学的关于“自性”的学说对于石涛美学中心灵转化影响较大。石涛的《画语录》核心内涵之一即“心灵转化”则体现了佛道精神的渗透。石涛借用佛家的“如来藏”清静之心,意图将艺术家内心自觉灵明发明。本文从佛道学说的角度分析石涛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本位的艺术心灵的建构及其实现——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美学思想感论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21年 第3期 54-55页
作者:季乐胜澳门科技大学中国 
说起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人们除了深受康德、尼采、克罗齐等西方美学大家的影响之外,朱光潜是必须要提到的。朱光潜一生的学术成就可谓硕果累累,从《无言之美》到《文艺心理学》,从《谈美》到《诗论》,都能看出他对美学及其中国化的孜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潭泻春 古镜照神——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的艺术心灵
收藏 引用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 第2期12卷 62-63,80页
作者:王雅娟保定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极生动地展现了魏晋时期的时代风貌与人物精神,特别是魏晋人以澄澈虚灵、绝俗洒脱为特质的艺术心灵。他们发现并感悟到自然之美,追慕和赞赏人格之美,这也决定了他们超然淡泊,率性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张扬个性、追求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德国“文化心灵”论在中国:以宗白华“中国艺术精神”论为个案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年鉴》2017年 第1期 391-391页
作者:王一川不详 
德国“文化心灵”论在中国的理论旅行踪迹,可透过宗白华的“中国艺术精神”论得到显示。宗白华的“中国艺术精神”观念的形成,历经精神文化启蒙、中西文化反思和文化美学比较等时段,借助中国抗战时期的特殊作用而逐步定型。来自德国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师法“不自然”——曾分良中国画艺术品读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0年 第1期 120-121页
作者:汤超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为一名从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的中国画家,曾分良的中国画作品反映了他在风格追求方面的哲理性思考。"师法自然"是中国古老的艺术传统,而他却偏偏要强调"师法不自然"。从整体上看,他艺术作品中的"不自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宗白华与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之比较
收藏 引用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4年 第1期 125-137,246-247页
作者:江飞 徐颍安庆师范大学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中心 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艺术精神”是宗白华与徐复观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20世纪中西文化艺术剧烈冲突与融合的背景下,二人站在中国立场上,运用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以“艺术心灵”为主线,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进行现代性阐释和创造性转化,建构了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