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艺术本体论"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动的艺术与静的艺术——艺术本体
收藏 引用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 第2期 25-28页
作者:马立新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从全局上审视所有世间存在的艺术品,我们发现人们对艺术品的解读只有两种方式,有些艺术品以运动的形式被解读,如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舞蹈等,另一些艺术品则以静态的形式被解读,如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依据艺术品的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否定的哲学、美学与文艺学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1994年 第3期 117-123页
作者:吴炫 
1986年末,当我将短《批评即苛求》寄给《当代作家评》时,我还没有想到从此的批评文字会与“否定”结下不解之缘,也没有想到今天我会对这个人们似乎已熟知的哲学概念产生一种重新解释的冲动。从文学批评逐渐搞到哲学和文艺美学,我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伽登的作品结构与审美价值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 第5期28卷 45-53页
作者:王岳川 
现象学美学是西方二十世纪重要的美学流派,其哲学基础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 的现象学哲学.波兰哲学家、美学家罗曼·英伽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 作为胡塞尔的学生,在早年赴德留学期间,跟随胡塞尔对现象学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字的制约与心画的冲击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1992年 第5期 146-149页
作者:尹旭 
一种艺术类型的确立,总是一种相应的艺术本体论的具体体现。中国书法由汉字书写发展而来,是文字书写的一种艺术化,因而其艺术本体论,就始终包括文字性与艺术性这样两个实质性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元代郝经就曾言简意赅地指出过中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分析美学及其问题域
收藏 引用
《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 第4期 43-46,54页
作者:章辉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分析美学是当代英美学界的主流美学思潮,其主要关注的问题为艺术定义、艺术本体论、审美性质与审美经验、意义与解释、艺术与知识、艺术价值以及环境美学、部门艺术美学等。当前回顾和清理分析美学的问题域时,应注意联系分析哲学和当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曹禺与20世纪中国话剧的命运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11年 第3期 109-110页
邹元江在《艺术百家》2011年第1期上发表同题文章指出,早在1984年学界就已经意识到作为从西方舶来的中国话剧是从“两条渠道输入”的,即“一条是春柳社1907年10月间接地自日本将西方戏剧形式输入我国的上海等地,一条是南开大学校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影像叙事探析——对微电影的一种本体性思考
收藏 引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 第9期37卷 163-164页
作者:鲍繁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 
一、微电影:微影像叙事的电影形态要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在本体论的高度上对其加以把握,把握其"本体"(即"本质")。电影的本质必须从艺术本体论艺术哲学(美学)的高度来把握。如果从艺术哲学或美学上来理解电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幽深绵缈意柔美——浅析苏凤丽饰演的薛湘灵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2011年 第3期 38-39页
作者:周国栋 
近年来,甘肃省秦剧团在继承传统、激活传统的基点上,不懈地进行着对秦腔艺术本体论的探索与实践,并在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携带着秦腔《锁麟囊》参赛,因其音乐、舞美和演员的和谐统一,彰显出舞台艺术的整体性,受到专家学者和广大戏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通感·应和·象征主义——兼中国象征主义诗
收藏 引用
《文学评2011年 第1期 179-183页
作者:李丹上海师范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 
由于钱钟书先生注重回溯中国古典文学及相关观点而忽视新诗及其理蕴含的启示,即使从比较诗学的角度涉及西方象征主义,却与其重要的应和理失之交臂,故《通感》的述仅止于修辞手法层面。多年的研究表明,波德莱尔的应和包含同时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碧鸡漫志》的词学思想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2003年 第4期 85-93页
作者:颜翔林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碧鸡漫志》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体系,涉及到词的起源艺术本体论,它从哲学的宇宙生成和主客体相分的二元来看文艺问题,所以站在一个较高的思维起点上。王灼提出词的审美标准——性情、自然、中正、雅、韵等,并作了深入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