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艺术虚构"
2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艺术虚构中感性时空的超越与真实
收藏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 第3期 136-141页
作者:姜耕玉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210096 
本文运用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辩证原理与现代格式塔心理学,描述了艺术的虚幻空间或灵境的创造,揭示了在超越与真实中感性时空的艺术实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典小说理论中的艺术虚构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1993年 第2期 72-75,79页
作者:段江丽 
1 艺术虚构是指“艺术家想象的创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艺术家通过自己的经验,对客观生活作出抽象概括,形成受生活、性格和环境的逻辑制约的一定体系,以特殊的作品形式表现出来,这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艺术虚构的过程。经过艺术虚构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越自律性与功利性之间的鸿沟——论萨特的文学艺术虚构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2年 第5期 24-31页
作者:马大康 孙鹏程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萨特把文学艺术虚构性奠基于人的存在虚无化基础上,这就给文学艺术虚构以有力阐释。虚构性同文学艺术独立性、自律性、无功利性和自由的特征是密切相关的,也可以说是其他种种特性的前提。与以往学者将文学艺术的自律性与功利性、形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虚构与影像塑史——评电视剧《军师联盟》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2017年 第10期 23-24页
作者:刘旭江苏理工学院 
由张永新执导,吴秀波、李晨等主演的电视剧《军师联盟》于2017年7月正式播出后,在学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本剧的叙事切入点上,即选择以司马懿作为主人公叙事。即便是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中,司马懿也只是在后半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历史题材电视剧艺术虚构的适度性
收藏 引用
《电视研究》2007年 第7期 65-66页
作者:杜莹杰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要求作家在忠于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升华艺术真实。但是任何史料都不可避免地会因创作者的主观意图而有所选择或删减。因此,创作者需要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鉴别分析,从而真正达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统一——杨立哮长篇历史小说《腥秋》
收藏 引用
《小说评论》1992年 第1期 69-72页
作者:杜鹏程 段国超 
杨立哮同志的长篇历史小说《腥秋》终于完稿,并且行将付梓,我们感到高兴。他嘱我们作序,我们慷慨答应,乐意为之。(一) 关于历史小说的写作,历来争议不止。我们认为,它的主要成份有两个:一是历史,一是小说,是“小说”和“历史”的统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史演义》的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
收藏 引用
《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 第4期 174-188页
作者:包绍明 
《北史演义》是清朝乾隆年间江苏文人杜纲根据北朝历史所写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在中国古代浩瀚的历史演义小说中,它是继《三国演义》之后又一部成功的佳作。它具有丰厚的历史感、宏伟独特的结构、进步的思想倾向、丰富曲折的情节和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虚构演变轨迹
收藏 引用
《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 第1期 47-52,96页
作者:李力 黄南珊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艺术虚构作为生活美向艺术美转化的中介,是小说美学一大重要问题。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对艺术虚构的实践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深入探寻这一演变轨迹,是本文主旨所在.一、“迂诞依托”与“传示奇异”:两汉时期小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虚构与记忆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从舞蹈“活化”文物的创作实践谈起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4年 第19期 25-30页
作者:文苑蒙太原师范学院艺术学理论研究中心 
近年来,舞蹈界对文物题材的深入挖掘与创新呈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开辟了新径。这类舞蹈以文物为创作灵感,通过科技的加持,延展了以往“现实在场”的时空维度,构成了跨越时空的虚拟现实场景,实现了艺术话语叙事从抽象的语言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
收藏 引用
《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年 第3期7卷 5-14页
作者:孙若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2 
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是现实土壤上盛开的两朵智慧之花,虽然分属不同范畴,但同质同构,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数字虚拟技术正在经受打磨,虚拟世界也将孕育兴起。艺术虚构与数字虚拟的通约性和联动性,使得它们有可能在各自创造既相互平行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