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艾未未"
8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艾未未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0年 第6期 94-95页
作者:田霏宇 
90年代中期中国艺术界是很沉闷的,没有画廊也没有展示空间,展览不是在旅馆的走廊就是在镜框店,或者是在大使馆工作人员的家里。当时汉斯(戴汉志,1946-2002)很热衷搞空间,所以我就说我们一起来做。为什么叫艺术文件仓库呢?当时做画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艾未未展览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5年 第10期 16-17页
伦敦皇家美术学院|至2015.12.13艾未未在著名的伦敦皇家美术学院举办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展览,集中展出了他自1993年至今所创作的重要作品。作为对自己艺术生涯的一次回顾,本次展览的展品既包含一些具体的艺术装置,也包含一些专为优雅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艾未未:非常遗憾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0年 第1期 182-185页
作者:田霏宇 
1937年竣工的慕尼黑艺术之家,是希特勒钦定的“大德意志艺术展”展场,相对于同年开幕的“堕落艺术展”,这里象征着美德与高尚。因为有了这段历史,后来在此举办的每一场展览,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都必须想好如何对这个特殊的场馆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艾未未与舒勇有关泡泡的对话
收藏 引用
《大艺术》2007年 第1期 40-41,31页
作者:舒勇 
:"泡泡"成为你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记忆,吹泡泡是你儿时最主要的游戏行为?舒:不光是我,应该是很多儿童。泡泡为什么让儿童喜欢,我想主要是因为儿童时期是每个人对生活最充满幻想的时期。而且这种幻想是抽象的,他们的阅历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性的趣味 艾未未和HHF设计的纽约郊外住宅
收藏 引用
《时代建筑》2010年 第1期53卷 96-101页
作者:葛文俊Santos Prescott and Associates 
文章作者通过观察建筑基地,结合自身的感受,试图剖析HHF建筑事务所和艺术家艾未未在建筑作品中的设计意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艾未未 一个“阅读障碍者”的阅读史
收藏 引用
《明日风尚》2010年 第9期 166-173,12页
作者:吴虹飞 姜晓明 
房间很大,是极简主义的设计,灰色的墙面,没有其他多余的家具和摆设。天光射入,显得空空荡荡的,墙上也不挂任何的装饰。猫和狗们在悠闲地散步,扑腾,休憩。书架是艾未未自己设计的,很高,甚至挡住了天窗,有八米多长,上面是满满当当的书: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历史“碎片”中的个人表达——李松松与艾未未、冯博一的对话
收藏 引用
《艺术当代》2005年 第1期4卷 48-51页
摄影被认为是复制的艺术,而近年一批艺术家对摄影这种复制品进行了绘画上的再复制。这种对复制品进行再复制的绘画行为,现在已经在中国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我们试图通过与李松松的对话及他的个案,探究一些艺术家在利用老照片转换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剥开瓜子现果仁——从艾未未《葵花籽》看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尴尬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 第3期 26-27页
作者:袁圣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2010年10月12日在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中的涡轮大厅里展出了艾未未的最新大型实物装置——《葵花籽》。①此作品从构成元素到创作过程都极具中国特色,一经展出就引起了国际艺术圈的广泛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似乎又一次成功地走向世界。然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太平天国——可能的历史交汇:艾未未、谢德庆、蛙王郭孟浩、黄马鼎在纽约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2年 第4期 212-213页
作者:林昱 Katy Pinke不详 
如果有什么地方适合发生艺术传奇,纽约算是一个。"太平天国"展示的是四个来自不同背景的华人艺术家,在1980年代的纽约所从事的艺术创作。展览标题来自其中一名艺术家黄马鼎的一幅画作,考虑到四个艺术家的华人背景(艾未未/北京、谢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6月热点No.1——艾未未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5年 第13期 14-15页
作者:郝科 
艾未未,艺术圈最著名的胖子:身份很复杂,涉猎很广泛,吃饭睡觉被限制出境等等细节,皆可以被点石成金为艺术的"老妈蹄花"手,却又不单纯承认"艺术"这码事儿,而是更愿意将自我身份的模糊性昭然若揭地摊在自己日益肥硕的肚子上,并任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