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芦苇画"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嫩江流域下游特色芦苇画艺术设计创新初探
收藏 引用
《作家》2012年 第10期 221-222页
作者:金鑫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芦苇画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嫩江流域芦苇画创作起步较晚,要想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必须走一条创新之路。本文对嫩江流域特色地域符号和文化特色进行研究,探索传统民间艺术工艺、北大荒版、湿地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芦苇画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0年 第17期 12-13页
作者:孙展航 左红卫新疆艺术学院 
芦苇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中具有独特性的非遗技艺之一,体现着艺术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与剪纸同属于剪贴艺术。芦苇画创作者利用天然的材料进行深层次的艺术创作,结合精美、细致的工艺技巧与原材料的天然本色,营造淡雅、朴素的面效果。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芦苇画的传承与装饰创新
收藏 引用
《艺术家》2018年 第8期 38-40页
作者:何阳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 
芦苇画是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精品的一道绚丽的风景,整个面80%左右为芦苇自然色差,20%左右用熨烫碳化而成。芦苇画的创作是中国传统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的结晶,是经过多年来先人不断地创新改进所付出心血的凝聚,芦苇画的出现不仅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河口芦苇画与黄河口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8年 第2期31卷 40-41页
作者:颜静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艺术设计系山东东营257000 
黄河入海口东营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的芦苇湿地,为芦苇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同时,这片芦苇湿地是艺术家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来源。在芦苇画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家将本土孙武文化、吕剧文化和石油文化融入了芦苇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雄安新区芦苇画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8年 第6期 85-87页
作者:王艺湘 姚凯超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 
芦苇画作为雄安新区的民间艺术,不仅是记录着白洋淀地区风土民情的“文化艺术瑰宝”,而且是雄安新区亟待发掘的民间文化产业。白洋淀芦苇画经过长期的发展,在白洋淀水域的文化土壤中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质。随着雄安新区的成立和我国加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芦苇画制作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 第11期 178-178,180页
作者:周小鹭 苏小霞 郑宝仁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芦苇画艺术主要以野生芦苇的叶、秆、花穗为原料,经过整料、剪贴、熨烫、描、粘贴、装裱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创作而成,本论文详细论述芦苇画制作工艺要点及芦苇画艺术特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探析黄河三角洲地区芦苇画的传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大观(论坛)》2019年 第11期 38-39页
作者:王勇 杨金梦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 
黄河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资源共同孕育出了芦苇画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芦苇这种由来已久的天然资源为材料,有很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特色,深受人们喜爱.文章尝试通过对黄河三角洲芦苇画的发展与创新的研究,强调芦苇画的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水出蒹葭 天然去雕饰——白洋淀芦苇画的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科教导刊》2014年 第11期 158-159页
作者:林宇新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洋淀芦苇画越来越受世人瞩目,已经成为了白洋淀地区的一项特色产业。本文从工艺、效果、题材、形式等方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研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野下曹妃甸芦苇画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
收藏 引用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3年 第3期21卷 118-120页
作者:李红艳 艾静蕊 李璐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06329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推动“非遗”传承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通过调研“非遗”人才培养现状,以“芦苇画”为载体在艺术设计专业开展“非遗”传承研究,从“打造师资队伍”“改革人才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洋淀地区芦苇画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2年 第5期 40-41页
作者:张靖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河北省保定安新县内有白洋淀最大的主淀区,其以悠久的芦苇文化和丰富的芦苇资源著称。安新白洋淀依靠当地独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芦苇资源,将原本以制作生活用品为主的苇编工艺逐渐发展为精细程度更高、观赏价值更高、经济价值更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