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检索条件"主题词=苗种培育"
2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又是一年银龙季 正是苗种培育
收藏 引用
《水族世界》2011年 第2期 94-99页
作者:何川 
银龙鱼(Osteoglossum bicirrhosum).又称为银带.是我们最常见到的龙鱼品种。从分类上来说,银龙鱼与其他龙鱼一样,属于骨舌鱼亚目骨舌鱼科骨舌鱼亚科(Osteoglossinae)。经过一亿年以上的繁衍生息.银龙的体态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锦鲤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收藏 引用
《河北渔业》2014年 第9期 47-48,50页
作者:郭清辉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8 
锦鲤(Cyprinidae)学名:Cryprinus carpiod,隶属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鲤属。它原产于日本,由日本传至中国,锦鲤的原始品种为红鲤,早期由中国传入日本,从日本发展和兴盛起来,经过人工选育改良为绯鲤,又称色鲤、花鲤,二战后改称锦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翘嘴红鲌水花及鱼种饲料的设计与苗种培育
收藏 引用
《江西农业学报》2010年 第8期22卷 119-124页
作者:俞泽溪 余军林 万会平 许亮清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9 东华理工大学化生材学院生物系江西抚州344000 江西省南昌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06 
参照国内现有翘嘴红鲌营养需求及饲料原料消化率的研究成果,设计了翘嘴红鲌水花、夏花鱼种配合饲料的主要营养素指标;应用配方软件优化,得出了水花、夏花鱼种的配合饲料配方并用于试产。产品经检测,主要营养素指标为:水花饲料粗蛋白44....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颡鱼苗种培育与养殖模式设计
收藏 引用
《科学种养》2014年 第4期 43-44页
作者:唐玉华 毛国庆江苏省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黄颡鱼因其肉质细嫩而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坚挺,养殖前景一直被看好。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将黄颡鱼作为主推品种,积极引导示范户发展黄颡鱼养殖,为当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闯出了新路子,受到了当地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颡鱼苗种培育试验
收藏 引用
《渔业现代化》2004年 第6期31卷 16-17页
作者:缴建华 梁传辉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黄颡鱼因具有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适应能力强,易高产养殖等特点,现已成为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笔者2004年在本所淡水试验站进行了黄颡鱼苗种培育试验,于6月10日引进体长2.0 cm黄颡鱼苗种1万尾,放入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蜇苗种培育与养殖技术要点
收藏 引用
《齐鲁渔业》2010年 第6期27卷 34-35页
作者:张锡佳 王晓平 宋宗岩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264006 山东省水产设计院250013 文登市渔业技术推广站264400 
海蜇是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的腔肠动物,主要摄食桡足类、枝角类、介形类、涟虫类、端足类、纤毛虫类、贝类幼体和其他浮游动物幼体。海蜇的生殖方式包括营浮游生活的有性世代和营固着生活的无性世代水螅型,两种生殖方式互相交替进行,体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徽省大口黑鲈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 第24期 266-267页
作者:余鹏 万全 李忠伟 陈荣宁 魏敏 吴根发 胡先锋 丁淑荃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舒城万佛湖渔业总公司 青阳县皖江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青阳县水产站 
2014年,在安徽省青阳县皖江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大口黑鲈苗种培育试验。试验中,试验组用新设计的方法培育鱼苗,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培育鱼苗。结果表明:经过45 d的养殖,试验组鱼种平均全长61.38 mm,增长5.6倍,平均出塘鱼种3.255万尾/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湖南吻鮈苗种培育对比试验
收藏 引用
《当代水产》2010年 第8期35卷 52-53页
作者:李绍明 王松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湖南五凌电力有限公司 
2009年5月20日至1O月30日,在三板溪鱼类增殖站选用水泥培育池一个,面积95m2,采用流水养殖方式;在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长沙试验基地,选用两个土池作对比试验,每个试验池面积为1334m2,水深为0.8m-1m,设计两种养殖模式,其中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台湾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江西水产科技》2019年 第5期 9-13页
作者:李有根 肖林华 黄平 马本贺 王梦杰 傅义龙 王海华景德镇市渔业渔政局江西景德镇333000 乐平市水产渔政站江西乐平333300 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39 
为了解决泥鳅产业发展所需人工苗种,采用自主设计的泥鳅孵化一体设备,选择台湾泥鳅开展了规模化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台湾泥鳅规模化人工繁殖,催产激素最佳配比为3 mg DOM+15 ug LHRH-A2+750 IU HCG,注射剂量为雌鳅0.2 mL...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鲡混合苗种循环水高密度培育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渔业现代化》2013年 第5期40卷 1-6页
作者:赖晓健 关瑞章 罗鸣钟 杨方圆 徐继松集美大学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在自行设计的循环水系统中研究了从菲律宾引进的花鳗鲡(Artguilla marmorata)和太平洋双色鳗鲡(Angttilla bieolor pacifica)混合苗种培育效果。结果显示:苗种存活率为87.99%,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分别为0.011g/d、...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