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英若诚"
5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英若诚的传奇人生
收藏 引用
《党员干部之友》2022年 第5期 44-45页
作者:梁秉堃不详 
英若诚74岁的一生是从艺的一生,可以说,戏剧就是他的整个生命。如果从1947年英若诚在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读书时,开始钻研语文学和戏剧,并随后参加学生业余的“骆驼剧团”,登台演出了《地窖之门》《保尔·莫莱尔》和《春风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若诚的传奇人生
收藏 引用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5年 第3期 132-140页
作者:梁秉堃 
英若诚74岁的一生是从艺的一生,可以说,戏剧就是他的整个生命,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如果从1947年,英若诚在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读书时,开始钻研语文学和戏剧,并随后参加学生业余的“骆驼剧团”,登台演出了《地窖之门》《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若诚、阿瑟·米勒——中美戏剧交流的两个“推销员”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6年 第7期 52-55页
作者:吴戈 
一、中、美戏剧交流的两个'推销员'中美关系解冻时刻中、美戏剧交流的两个'推销员'大名鼎鼎,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文化部副部长、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另一个是不久前去世的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若诚和《推销员之死》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04年 第1期 61-63页
作者:王友贵 
本期杂志编辑之时,我国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先生不幸于2003年12月27日驾鹤西去。现特发表一篇评述先生生前所译所演《推销员之死》的文章,以志纪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把世界名剧搬上舞台的“业余”翻译家——英若诚剧本译著赏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翻译》2005年 第3期26卷 70-72页
作者:吴来安平顶山工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 
英若诚先生虽然逝世(2003年12月27日)已经一年多,但他似乎还没有远去。只要在媒体里见到他的名字,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出《龙须沟》里的三元茶馆掌柜、《骆驼样子》里的车厂主刘四、《茶馆》中的老刘麻子和小刘麻子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英若诚对中国戏剧翻译理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08年 第2期24卷 149-151页
作者:邓笛盐城工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江苏盐城224051 
英若诚是我国著名的戏剧翻译家,在戏剧翻译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者在分析了他的大部分译作后认为,他的翻译实践会对中国戏剧翻译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强调舞台的直接效果,主张一本多译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非花 雾非雾——记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
收藏 引用
《北京档案》2016年 第10期 8-11页
作者:梁秉堃东城区文联 
英若诚74岁的一生是从艺的一生,可以说,戏剧犹如他的生命,与他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如果从1947年英若诚在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读书时,参加业余的“骆驼剧团”,登台演出《保尔·莫莱尔》《春风化雨》等剧目时算起,老已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切怀念英若诚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4年 第2期 46-49页
作者:郑榕 苏民 米铁增 胡宗温 金雅琴 
英若诚同志奇才奇艺,在很多方面都有建树。但他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留下的形象尤为令人回味。2004年1月23日,北京人艺为他召开了一个追思会。许多当年和他一起学习、生活、演戏的老艺术家们,谈起那些令人难忘的生活与工作的片断,是那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活的语言 英若诚翻译中外戏剧作品的特色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06年 第11期 54-56页
作者:朱明胜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生前曾经说过,2000年春天对他来说,最大的一件事就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将他翻译的8部戏剧作品,以汉或汉对照的形式,在国内出版了.著名戏剧评论家田本相指出:从英若诚翻译的莎士比亚的、萧伯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推销员之死》在北京:米勒和英若诚的天作之合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1期35卷 88-93页
作者:钱兆明 欧荣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美国新奥尔良大学 
《推销员之死》将现代派小说中惯用的意识流手法融入舞台艺术,社会评论与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为西方戏剧的发展开拓了道路。1983年米勒应邀来北京与英若诚携手合作,将《推》剧搬上中国舞台,被称为"文革"后第一台真正成功的新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