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荣昌折扇"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荣昌折扇的历史演进与存续现状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6年 第6期 38-40页
作者:李佳怡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荣昌折扇以历史悠久、实用美观著称,从明代永乐年间传承至今已历经400余载。近年来,我国经济虽发展迅速,但文化发展却处境尴尬,荣昌折扇作为前工业时代流传下来的优良工艺也是如此。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传统技艺的保护和可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荣昌折扇的创新设计拓展研究
收藏 引用
《包装工程》2017年 第24期38卷 227-230页
作者:赖小静 肖志慧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1331 
目的研究荣昌折扇形态和材料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延展运用。方法通过分析阐述荣昌折扇的结构、形态、材料以及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探索摺、叠、撤的形态构造和竹、纸等扇面材料在当代设计中的延展应用。结论以创新设计的理念挖掘传统手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荣昌折扇特色及艺术价值研究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17年 第17期 40-41页
作者:陶永胜 陶继然重庆市荣昌中学校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 
荣昌折扇始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历经数代艺人的刻苦钻研、精工创制,荣昌折扇因其精湛的工艺与苏杭折扇齐名,成为我国"三大名扇"之一,享誉海内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荣昌折扇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新的挑战。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传统工艺的文化品牌建构——以荣昌折扇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生活》2015年 第5期 70-72,66页
作者:黄海燕重庆工商大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如何打破断面式保护,尊重"非遗"的商业属性,使其重新焕发生命活力,是当前"非遗"保护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荣昌折扇为例,对非遗的活化继承作了一定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在"非遗"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中,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收藏 引用
《现代装饰(理论)》2016年 第7期 271-272页
作者:袁曼玲四川美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工业化的产品逐渐取代了折扇艺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因此本文就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的现状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此总结促进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的措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荣昌传统制扇技艺存续的价值基础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6年 第5期 43-45页
作者:李佳怡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技艺的可持续性的根源在于其"手工性",其"不可取代性"源于"手艺"的工艺特点和文化特质。手艺是带有体温的劳作,"手"能够因材施艺,而机器化生产将不同的材料放在一起进行加工,去除个性,得到&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中国画基础教学——以中国画基础课程为例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3年 第9期 128-130页
作者:杨翔凤绵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类课程需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灯,点亮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之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中国画基础教学,需要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画基础课程的融合点。教师在教学实施中需要做好课程反思与总结,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瑰宝 独具巴渝神韵
收藏 引用
《友声》2017年 第2期 54-55页
重庆地处西南,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其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凭借民间工匠们的智慧与传承,诞生了众多令人惊艳的民间艺术瑰宝。这些精湛技艺和艺术奇葩已经列入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庆走向世界的一张张厚重的城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扇送新风
收藏 引用
《中华手工》2015年 第6期 52-53页
作者:山几 薛万鑫 
陈子福每天最大的乐事是琢磨如何进一步创新荣昌折扇,他说,将来,在折扇古老的历史中,会有一段与他相关。走进位于荣昌县职教中心的陈子福家,仿佛来到一个折扇的世界,橱窗、墙上、茶几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折扇,这与陈子福给自己家取的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互联网+”激活非遗生命力
收藏 引用
《决策探索》2020年 第5期 49-50页
作者:李贞不详 
近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这个世界闻名的艺术中心,来自中国的多项非遗作品正在展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范维国手工雕刻的泰山皮影人物活灵活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元新创作的一块1.5米长蓝印花布,融入敦煌飞天元素,古朴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