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莎士比亚作品"
3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一种文化现象的继续——论莎士比亚作品的传播
收藏 引用
《国外文学》1993年 第2期 65-73页
作者:李伟民 
莎士比亚作品自诞生以来便一直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们进行挖掘、介绍、演出、评论和研究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兴起,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如印刷、广播、电视、电影等等来传播莎士比亚及其作品,其意义早已远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莎士比亚作品选读
收藏 引用
《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 第12期 89-90页
作者:成丽娟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330027 
应用年级:高中学科:文学课课时需求:6周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文学巨匠之一.几百年来,他的作品一直滋润着亿万人的心田,给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戏剧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历代作家都将它视为不可逾越的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莎士比亚作品在音乐院校教学中的意义
收藏 引用
《当代音乐》2023年 第10期 122-124页
作者:张婧沈阳音乐学院沈阳110000 
本文旨在探讨莎士比亚作品在音乐院校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意义。莎士比亚作品和音乐之间的交汇点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机会,促进了多领域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分析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受益等方面,本研究旨在阐明莎士比亚作品在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莎士比亚作品文化内涵和语言价值探究——评《哈姆雷特(中英双语本)》
收藏 引用
《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 第11期 134-134页
作者:周玉芳 孙毓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琼斯称莎士比亚为"时代的灵魂",这一赞誉名副其实。莎士比亚对世界艺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古代、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三大传统信息内容与形式的继承和发展上。在其创作的早、中、晚三个时期,其作品分别呈现出不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上海戏剧学院2017级实习剧目《格桑罗布与卓玛次仁》剧照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21年 第1期 84-85页
表演系(西藏班)/舞美系/艺管专业(18、19级)主创人员制作单位:上海戏剧学院演艺中心导演:杨佳编剧:辜正坤、鲁跃峰(改编自莎士比亚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舞美设计指导:韩生灯光设计指导:伊天夫、沈倩服化设计指导:吴娴多媒体设计指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视剧中的设计
收藏 引用
《世界电影》1993年 第3期 107-122页
作者:D.赛尔夫 孙朝晖 
尽管一个电视剧从正式排演转入实录阶段可能需要三周时间,但设计人员已经很早介入其中了。例如,至少在实录前十二周,服装设计人员就加入到一个较大的莎士比亚作品的摄制组中去,(据BBC服装部负责人玛吉·麦克佛森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莎士比亚笔下的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后期悲剧创作思想基础的新探析
收藏 引用
《外国文学研究》1994年 第4期16卷 4-7页
作者:王宝江 
美国的进步文艺理论家安妮特·鲁宾斯坦曾指出:“人类文化伟大时代的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总是带有政治性的,是属于一定党派的。亚里斯多德说人是政治动物。当然,最富有人性的人——伟大的艺术家——就更带有政治性了……。”英国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莎士比亚悲剧的美学价值
收藏 引用
《芒种》2012年 第13期 63-64页
作者:王秋芳 彭娟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 
1.前言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人物,是基于人性与利益理性冲突之下的结合体赋予了悲剧新的光彩及生命。因此,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形成了独特的悲剧美学风格,悲剧中戏剧的美学价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永恒情愫的艺术阐发──评《’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论文集》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1998年 第3期 12-15页
作者:李伟民 
永恒情愫的艺术阐发评《’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论文集》●李伟民当读完《’94上海国际莎士比亚戏剧节论文集》后,合上书本,任思绪随着历史老人蹒跚的脚步,从现在一直上溯到清咸丰六年(1856),那时我们中国人在上海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中的规律性与反规律性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 第4期 90-91页
作者:Д.С.利哈乔夫 张杰 戴啸南 
科学总是在探索着规律性。科学首先注重那些重复、相似和共同的现象,而却很少关注个别的现象。然而,对那些不重复的、个别的和无规律的偶然现象进行研究(尤其是在艺术等领域中),有时则显得更为重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足以说明我的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