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菩萨"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敦煌藏经洞绢画Stein ***.0034考
收藏 引用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1期45卷 42-47,155页
作者:赛本加 于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绢画Stein ***.0034是一幅观无量寿净土经变图。绢画主尊两侧的胁侍菩萨是莲花手和金刚手菩萨,尊格与风格和其他同时期观经变图像中的胁侍菩萨不同,这种组合应该受到了吐蕃时期流行的大日如来与莲花手、金刚手菩萨图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法门寺唐“捧真身菩萨”艺术原型再探
收藏 引用
《考古与文物》2010年 第1期 87-90,F0003页
作者:葛承雍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北京市100007 
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中被定名为“捧真身菩萨”的鎏金银造像,不仅是造型传神的宗教宝物,也是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学术界一直认为这件文物是佛教宗教仪式中最具典型的代表作,甚至被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设计为封面。近年来,对其艺术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菩萨耳饰研究
收藏 引用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 第23期 117-120页
作者:胡若馨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菩萨作为宗教人物广泛出现在莫高窟宗教壁画与造像中,耳饰作为其饰品,形式多样、造型精美。基于国内对敦煌莫高窟菩萨耳饰研究的缺乏,文章从隋唐时期汉族耳饰佩戴习俗研究入手,分析该时期莫高窟壁画与造像中菩萨佩戴耳饰情况,并与同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犍陀罗佛和菩萨像起源于伊朗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1989年 第3期 101-110页
作者:田边胜见 台建群 刘珠还 
犍陀罗佛教艺术,最困难的问题是首先产生释迦牟尼和弥勒像的原因。犍陀罗佛教艺术,包括佛和菩萨像的产生年代虽有许多著名学者进行过调查,但至今仍不甚明了。这是因为大多数雕像缺少年代题记,有些有年代题记,但不确切。犍陀罗艺术的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吐蕃的早期菩萨王权——以赤松德赞为例
收藏 引用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22年 第1期 296-310,494页
作者:路易斯·唐尼 王宗慧(译)波恩大学 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 
本文将通过讨论早期多种描述赞普赤松德赞(Khri srong lde brtsan,742—800)的文献来考察西藏的“菩萨王权”(Bodhisattva Kingship)这一概念。在9世纪中叶吐蕃王国崩溃之前,赤松德赞开始被描述为菩萨,至少是一位通过在西藏传播佛法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思维菩萨——敦煌风格的小型佛像瑰宝——《中国古代艺术铸造系列图说》之六十
收藏 引用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年 第12期31卷 1175-1176页
作者:谭德睿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 
思维菩萨(见下页)[1]唐代(公元 618~907年)通高11cm青铜上海博物馆藏菩萨盘膝而坐,左手屈肘撑于腿上,右手屈肘上抬,头右倾,双目微合,作思维状。菩萨高发髻,袒露上身,面相丰满,肌体圆润。丝绸般裙据贴于身躯,褶纹清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生活内在诗意的表达 浅析话剧《菩萨岭》导演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3年 第1期 33-35页
作者:芦珊 
2012年11月,国家大剧院开启“春华秋实一艺术院校舞台艺术精品展演周”演出帷幕。作为唯一话剧演出,上海戏剧学院原创的话剧《菩萨岭》将视角聚焦于当代中国广袤大地的留守妇女,深深打动了观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库车古代佛教的观世音菩萨
收藏 引用
《敦煌研究》1993年 第3期 35-45,117页
作者:刘松柏 
观世音菩萨以其慈善和不可思议之神力自古为僧俗所尊崇。其地位和所受崇尚程度非佛教一般神祗可比。大乘显密二宗都信仰。观世音,旧云光世音,略称观音。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者而垂救。《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生活诗意的表达 浅论话剧《菩萨岭》导演艺术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10年 第12期 30-32页
作者:芦珊 
近年来,上海的话剧舞台仿佛已经渐渐成为都市俊男靓女的“T台”,满目皆是白领戏剧、风情戏剧、畅销戏剧、搞笑戏剧……虽不乏佳作,但依然令人有所缺憾。然而一台表现当下农村生活的、土得“掉渣”的农民戏却豁然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觉林菩萨偈》看佛教艺术观
收藏 引用
《佛教文化》2007年 第4期 80-83页
作者:马榕君 
佛教经典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论述艺术处较多,不能一一列举,本文在此选出《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四会第十九卷《夜摩宫中偈赞品》第二十《觉林菩萨偈》为研究重点。此赞偈涉及到视觉艺术和佛教的世界观、本体论、方法论,历来为修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