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董邦达"
2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董邦达西湖诗画选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14年 第2期7卷 I0002-I0017页
作者:董邦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董邦达与《石渠宝笈》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19年 第5期 53-59页
作者: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 
董邦达是乾隆时期有名的词臣画家,参与编纂《石渠宝笈》。编纂《石渠宝笈》,受其影响尤深。其绘画创作及书画鉴藏活动与《石渠宝笈》密切相关。在《石渠宝笈》研究中,鲜有针对编纂者艺术活动及书画创作。本文在此方面做一个尝试探讨,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董邦达艺术初探——兼论源、其昌与董邦达画风之传承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13年 第2期 83-86页
作者:邱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董邦达为乾隆皇帝时期的词臣画家,官至礼部尚书,对他的绘画作品,后人有较高的评价,将其与五代源、明代其昌相提并论,谓之"三相承"。董邦达的作品,山水画居多,受到"四王"及娄东画派的影响,苍逸古厚,善用枯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董邦达《四美具合幅图》的创作、陈设及其意涵
收藏 引用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 第3期 62-76,161页
作者:张震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 
本文以图像、文献和档案为基础,试图藉诸种材料的分析,阐述董邦达奉乾隆皇帝之命绘制《四美具合幅图》的缘由,以及作者对绘画主题、题材、风格、构图的选取,通过分析作品从母本到成品的制作过程,力求揭示出皇帝、词臣和画家在创作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董邦达诰父子的书画艺术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07年 第5期 222-224页
据笔者初步统计,见于著录的氏父子书画作品多一千余件,其中著录于清内府所辑《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诸编者,董邦达书画作品凡二百七十四件,诰书画作品凡一百九十二件,而如今保藏在北京、台北两地故宫博物院的氏父子书画作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董邦达与他的《秋山对弈图》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1期 27-29页
作者:郝锦绣 张岩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董邦达是康乾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他集娄东、虞山派之所长,擅用渴笔,画面苍逸古朴。他吸取前人的笔墨精华书写胸中意趣。这一吸取变通的过程,体现了中国绘画中"仿"一词的独特内涵。通过对其《秋山对弈图》与他的另外作品比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景即园景——董邦达《盘山十六景》图卷的绘制、图像与画史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9年 第3期 16-21页
作者:张益嘉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 
盘山位于天津蓟州区境内,传为三国名士田畴隐居之处,自唐代兴建诸多寺宇,后成为一处隐居胜境。清代乾隆皇帝在此兴建盘山行宫,作为东巡驻跸之所,盘山由此成为一座皇家大型山地园林。在乾隆朝,乾隆君臣创作了众多关于盘山行宫和盘山的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石渠宝笈》著录与上海博物馆藏董邦达《葛洪山八景图》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2年 第2期 20-23页
作者:马燕鑫 胡雅坤河北大学文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清代董邦达《葛洪山八景图》现存两个版本,一为《石渠宝笈》旧藏本,一为今上海博物馆藏本。二者在用色、内容、次序、题词、钤印上存在极为明显的差异。通过光绪三年(1877)《唐县志》所载氏《葛洪山记》,可以考定上博本为改订稿,《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清雅苍润——从广州艺术博物院藏董邦达《溪山深秀图卷》谈起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9年 第6期 12-16页
作者:黄亮广州艺术博物院 
董邦达虽布衣出生,但好古力学,诗文书画皆精。氏绘画并无家学渊源,文献亦无记载师从何人,其所取之成就,应全在学古人上用功。但纵观其临仿对象,多以'南宗'画家为主。其艺术创作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师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董邦达《三希堂记意图》考
收藏 引用
《收藏家》2023年 第1期 25-35页
作者:郝炎峰故宫博物院 
乾隆帝以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命名养心殿西暖阁温室为“三希堂”后,命董邦达绘制《三希堂记意图》以助其兴。本文对董邦达绘制此图的时间进行了考证,认为其于乾隆十一年元月上旬开始创作,月底画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