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蒙古包"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蒙古包的建筑形态及其低技术生态概念探析
收藏 引用
《山西建筑》2008年 第5期34卷 54-55页
作者:杜倩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系 
蒙古包这一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其建筑形式、生活状态及艺术特点方面进行了论述,论证了蒙古包寻求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是低技术生态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索伦鄂温克“蒙古包”的形式艺术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1年 第3期 38-39页
作者:李考智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索伦鄂温克的"蒙古包"是由陶努、乌尼、哈那、乌德、海亚其布五部分组成的毛毡帐幕,夏天壁是以苇子、柳条裹。的内部平面划分呈同心圆中轴布局,陈设简洁而庄重。突出了驯鹿文化的民族审美意象上的特点,物品上通常绘制纹饰,居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哈萨克毡房与蒙古包的差异浅谈文化对艺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 第14期 29-30页
作者:闫梦萦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艺术作为文化所涵盖的一种表达形式,无论以视觉、听觉、感觉等哪种具体形式呈现,追究其根源无非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不同表达。笔者以共同散落在新疆草原上极为相似的穹庐式游牧建筑——哈萨克毡房与蒙古包为研究对象,从建筑构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蒙古包的形制、建造工艺及其适应性
收藏 引用
《新建筑》2011年 第2期 124-127页
作者:达妮莎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116024 
蒙古包形制衍变从高顶的帐篷开始逐渐变得粗矮;从无天窗到增设天窗,从无规则门衍变成方正的门框。其建造工艺涉及蒙古包的搭建、拆卸和运载技术,体现了对于环境的适应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传统元素在蒙古包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年 第9期26卷 20-21页
作者:杨孟康 孙慧良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历史演变来的今天,逐渐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独一无二的艺术宝库,这是中国人民历代为之奋斗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让国人为之骄傲、让世界为之感叹。然而在当今社会、经济等其他领域高速发展同时,也造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索伦鄂温克蒙古包生态文化的解析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2年 第2期 158-159页
作者:单琳琳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索伦鄂温克的蒙古包是由陶努、乌尼、哈那、乌德、海亚其布五部分组成,是可以拆卸的毛毡帐幕。蒙古包以圆形为顶,无棱无角,呈流线形。蒙古包拆卸容易,两个人拆卸只需十几分钟,哈那、乌尼、套瑙都是分根分片的,适合鄂温克人的游牧生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蒙古包的建筑艺术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11年 第2期 98-100页
作者:玉杰内蒙古博物院 
蒙古包蒙古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创造并完善的一种住房形式,同时也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蒙古包文化也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乾隆朝清宫所用蒙古包内部陈设考
收藏 引用
《满族研究》2016年 第1期 64-71页
作者:万秀锋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北京100009 
作为移动的宫殿,乾隆时期清宫所用蒙古包内的陈设与宫殿陈设基本相同,但由于蒙古包临时性和移动性的特点,使得其内部陈设又具有不同于宫殿陈设的一面。乾隆对蒙古包陈设要求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其内部陈设较前代更为精美雅致,其陈设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索伦鄂温克蒙古包的建造结构制式研究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12年 第2期 146-147页
作者:李考智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的索伦鄂温克蒙古包有着自身的特点。其居住形式是由窝棚过渡到帐篷,帐篷用树木做支架上盖毛皮。后来,支架变成哈纳,同洞顶变成天窗结合在一起,公元8世纪,鄂温克人逐渐脱离皮棚,住进了毡,这便是早期鄂温克的&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移动的宫殿——乾隆时期避暑山庄万树园中所用蒙古包
收藏 引用
《明清论丛》2018年 第1期 368-379页
作者:万秀锋故宫博物院 
蒙古包是乾隆帝在万树园接待外藩首领时必备的临时宫殿。它们的制作、安设、内部装饰和使用,在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宴会上也有不同。这些制作精良、用料上乘、装饰精美的蒙古包,成为乾隆帝联络各游牧民族上层的重要活动载体。在其制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