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蕴藉性"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三十年来中国动画作品的蕴藉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 第13期13卷 151-152页
作者:李孟中国传媒大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中国动画较之早期更加丰富和多元。本文将从作品和受众两个角度简要剖析三十多年来中国动画作品的蕴藉性特点,试图根据它们具有的蕴藉性容量由浅及深地分为浅、中、深三个类型,并结合典型案例加以分析,以期让读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苏轼词蕴藉性的构建
收藏 引用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2期 25-28页
作者:赵英超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苏轼词作风格多样,不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都蕴藉深厚。苏轼词蕴藉美的形成除了与文本本身的凝练、留白,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不同读者的阅读接受创造,社会时代的影响有关,还得益于苏轼"本身原具有的一种双重之格"。苏轼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王熙凤文学典型的蕴藉性
收藏 引用
《科教文汇》2013年 第16期 107-108页
作者:邹晶丽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铁岭112000 
文学典型总是给人一种蕴藉含蓄,挖掘不尽的艺术诱惑力,让你反复玩味,百读不厌,这就是文学典型的蕴藉性蕴藉性是使文学典型富于艺术魅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它首先表现为人物内涵的丰富,其次表现为人物格的复杂。所以,蕴藉性使文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典型”的自然质
收藏 引用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 第2期 56-59页
作者:赵纯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表现
收藏 引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 第5期 168-169页
作者:杨凯华长治学院师范分院山西长治046000 
文学典型是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人物格。它在叙事作品中,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格,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难困境中的传统文化“寻根”——论《白鹿原》的主观化创作缺憾
收藏 引用
《文教资料》2004年 第Z1期 109-112页
作者:朱志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长篇小说。作家陈忠实在面对儒家传统文化中精髓和糟粕共存亡的两难困境时,乐于把传统文化置于神化的中心地位,因而在一些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上带有多方面的主观化缺憾,如正面人物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林清玄禅理散文的审美特色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 第12期 50-52页
作者:皮莉莉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林清玄的创作是一种整合创新,他将佛学与东方的审美智慧完美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散文美学意境。林清玄的文笔慈悲简静,清新流畅,浪漫醇厚,朴实中充满着一股感人的力量,他的作品给读者在浮华的社会和繁忙的工作中注入了一股清泉。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两难困境中的传统文化“寻根”——论《白鹿原》的主观化创作缺憾
收藏 引用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1期20卷 31-34页
作者:朱志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长篇小说。作家陈忠实在面对儒家传统文化中精髓和糟粕共存亡的两难困境时 ,乐于把传统文化置于神化的中心地位 ,因而在一些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上带有多方面的主观化缺憾 ,如正面人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