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藏彝走廊"
27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传统的建构与理解——岷江上游地区的音乐民俗与文化认同研究
收藏 引用
《音乐研究》2019年 第1期 79-88页
作者:杨曦帆南京艺术学院 
西南高山高原区域在文化上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岷江上游在地理环境上属于西南地区,也是费孝通先生提出“藏彝走廊”的重要区域,是历史民族文化走廊,系汉、、羌文化的连接地区。特殊的高原环境和多民族的存在使得该区域文化具有多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歌声中的地理标签——以雷波地区族风俗音乐为视角
收藏 引用
《音乐创作》2013年 第12期 156-159页
作者:陈然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本文借用区域音乐研究的视角,并且运用音乐地理学的理论范式,着重讨论藏彝走廊中雷波地区民俗音乐的特点,并且从中探寻独特的"人一音一地"关系,通过对雷波地区乃至整个凉山族自治州的风俗音乐中,丧葬、婚嫁等仪式中音乐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三圈说”看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艺术》2016年 第1期 80-82页
作者:谭福洁呼伦贝尔市群众艺术馆呼伦贝尔021000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直接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宣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不但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同时也大大地增强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作的隐喻:游牧文化的身体记忆——以纳西族葬仪舞蹈“热美磋”为例
收藏 引用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1年 第2期35卷 76-83页
作者:冯莉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北京100083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100081 
身体记忆是历史积淀的身体意识,它连接着部族的生活方式及精神意念,意味着集体性的心理共构和身体图式。"藏彝走廊"纳西族丧葬仪式舞蹈"热美磋"的动作形态、身体语言,保留了游牧社会日常动作而促成的人体运动动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丹巴嘉绒族石砌民居调查研究
收藏 引用
《城市住宅》2017年 第3期24卷 51-54页
作者:陈玉 成斌 高明 肖玉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丹巴作为嘉绒族核心居住地,其民居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通过对甘孜州丹巴县嘉绒族聚居的梭坡、聂呷、中路、甲居及蒲角顶等聚落传统民居的调研和测绘,总结其民居在空间构成、建构技水、立面造型等方面的特征,力新农村建设中传承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推进“辽西走廊”研究 助力东北文化振兴--评《燕秦汉时期辽西走廊社会研究》
收藏 引用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 第2期43卷 F0002-F0002页
作者:吴迪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 
20世纪80年代初,费孝通先生在《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一文中提出了“民族走廊”的学术概念。李绍明先生对此概念加以阐释,认为指的是“一定的民族或族群长期沿着一定的自然环境如河流或山脉向外迁徙或流动的路线。在这条走廊中必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卷首语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1期28卷 I0001-I0001页
2007年的风已经吹来了。这一年,我们将继续全面关注学术体制、学术焦点、学术话语乃至个人学术路径的变化等一系列新景观。我们把刊物作了一些调整,力求继续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秉持理性和创新的精神,记录那些具有原创性的声音,努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