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藏锋"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非“藏锋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8年 第10期 78-90页
作者:王义军 
一“藏锋”一说,作为学书者的“常识”,几乎无人不知。然而其中原委、是非,却始终是一笔糊涂账,常识而被扭曲,扭曲而被视为常识,贻害无穷。一般理解的“藏锋”,大体都是要求在用笔上起止不露痕迹—起笔藏头,收笔回锋,都被具体解释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藏锋”疑义考辨
收藏 引用
《书法》2024年 第7期 70-74页
作者:谢友国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在书法教学和实践中,藏锋是最基本的用笔方法之一。对这一方法的解说,最典型也最常见的便是用箭头标出运笔路线的图示法(图一)。启功主编《书法概论》一书中,曾对这种标箭头的方式有过批评:“更须破除的是有一种运笔方法,什么‘欲右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藏锋露拙 智慧管理
收藏 引用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14年 第1期 25-25页
作者:张皎红无锡市峰影幼儿园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白色藤条圆桌上,一群教师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竞相发言。擅长美术的杭老师说:“我觉得我们可以在‘玩转报纸’创意行动的基础上.再选择另一种主材作为创意美术的突破点。”巧手陈老师建议:“用盒子吧,上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藏锋者成大器
收藏 引用
《现代班组》2013年 第11期 1-1页
作者:张东晖 
青年设计师克里斯托·莱伊恩受命担任英国温泽市市政厅的设计任务。他根据力学原理和实践经验,采用了一根柱子支撑大厅天花板的方案。这种设计理念在当时还是比较先进的,却在验收时遭到了非议。反对者以“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也谈技巧锤炼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4年 第8X期 6-15,4-5页
作者:郭子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辽宁画院 辽宁省政府文史研究馆 
技巧,是完成作品的重要手段。忽略了技巧艺术就不能成立。只有具备了艺术家的精湛技巧,艺术才能伴随作者深厚的思想素养、艺术修养和高尚情操进入博大精深的境界。笔实墨沉笔实墨沉,是一种必须率先追求的笔墨技巧。其关键在于运笔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礼器碑》技法解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4年 第4X期 116-121页
作者:李长钰 
《礼器碑》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历来受到古今书法家的重视。古人评论此碑书法艺术的意境在《史晨碑》《乙瑛碑》《孔宙碑》等著名汉碑之上,清翁方纲把它尊为"汉人隶书第一"。清王澍评此碑云:"唯《韩敕》无美不备,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词学批评中的书法入思方式
收藏 引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 第3期39卷 73-82页
作者:杜庆英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清代以降,随着词学理论的成熟,词学逐渐与书画等艺术理论产生了交流。尤其是书学中碑帖之争所引发的关于笔法问题的探讨对词学批评中的笔法及章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如"中锋"、"藏锋"、"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兼论晚清民初中国小说“美学”观念的发生
收藏 引用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 第5期 62-67页
作者:王增宝清华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84 
《狂人日记》被视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但鲁迅自己却不止一次地对它的艺术性表示不满。其原因在于鲁迅在批评自己作品时所秉持的是"独创"、"藏锋"等现代小说观念,它们的出现与晚清民初中国小说"美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汉字文化》2019年 第14期 89-90页
作者:赵美娜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第二中学 
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中古代散文中的专题,这篇文章出自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在艺术形象方面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形象性入手欣赏课文,可以因文章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并无深意而形象和文辞很美,可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锥画沙”解析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2019年 第93期 59-61页
作者:赵艺南京艺术学院 
“锥画沙”是书法的重要笔法之一,自唐代人提出以来,始终为书法家们关注,关于其确切含义的解释也众说纷纭。沈尹默先生对“锥画沙”的解释,以及历代书法家的见解,再具体联系经典书法作品,是今人学习书法十分值得参考的佳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