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藜麦"
61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藜麦红枣复合蛋白饮料工艺配方优化
收藏 引用
《食品工业》2021年 第9期42卷 71-75页
作者:刘哲 叶英 梁欣悦 张瑞 刘荟萃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西宁810016 青海省青藏高原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西宁810016 
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设计试验法,对藜麦红枣复合蛋白饮料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并通过产品稳定性试验确定藜麦红枣复合蛋白饮料的稳定剂最佳添加量。研究发现,藜麦浆最佳制备条件:藜麦热水浸泡10 min,揉搓3~5遍,于120~150℃烘烤2 h,制浆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模糊数学模型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萌发藜麦乳工艺设计
收藏 引用
《现代食品科技》2023年 第9期39卷 223-232页
作者:周一鸣 陆灏钰 陈杰圣 周小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上海201418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研究院上海高校智库上海201418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是基于模糊数学建立的一种理想化评价模型。该研究以山西静乐黑藜麦为原材料,探讨其在不同萌发阶段的关键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并运用单因素、响应面试验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经过萌发、调配等配方及工艺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模糊数学法和响应面法优化藜麦发酵浓浆发酵工艺
收藏 引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年 第7期10卷 1934-1943页
作者:邢慧雅 陈树俊 白宝清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太原030006 
目的研究五台山藜麦发酵浓浆达到最佳感官品质时的发酵工艺。方法以藜麦酶解液为发酵基质,选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混菌发酵,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考察接种量、发酵时间、菌种比例3因素对感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藜麦凝集素的提取工艺
收藏 引用
《贵州农业科学》2016年 第9期44卷 120-124页
作者:雨田 郭晓恒 杨杭 严潇 赵钢 彭镰心 邹亮成都大学基础医学与护理学院成都四川610106 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大理云南671000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藜麦的生物活性,利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藜麦凝集素的提取工艺。以凝血活性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藜麦凝集素提取条件。结果表明:藜麦凝集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pH 7.2,液料比15∶1(mL∶g)...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藜麦山药燕南瓜营养粉制备工艺
收藏 引用
《山西农业科学》2019年 第3期47卷 453-456页
作者:李洪燕 赵红梅 杨艳君晋中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藜麦为主要原材料,搭配山药、燕、南瓜,通过摸索各材料烘烤温度、时间,及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感官评价标准获得最佳配比,并测定其营养成分含量及进行微生物检测,以期获得藜麦营养粉的最佳工艺流程。结果表明,该营养粉最佳质量配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GI藜麦面条挤压工艺及体外消化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科技》2021年 第4期57卷 57-62,85页
作者:张鑫 任元元 孟资宽 邹育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1130 
为提高藜麦挤压面条品质,以藜麦粉为主要原料制作藜麦挤压面条。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挤压处理面条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卡拉胶添加量为0.2%,物料水分42%,挤压温度130℃,螺杆转速75r/min。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添加藜麦对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 第2期37卷 89-95页
作者:朱建飞 顾志媛 唐海燕 常海军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重庆400067 重庆市特色农产品加工储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067 
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研究添加藜麦对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规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筛选确定藜麦添加比例(%)和水添加量(g)为主效因子;采用二因素三水平的中心组合试验对主效因子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得出各因素对面条蒸煮后的吸水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针菇在藜麦固体培养基上发酵条件的探讨
收藏 引用
《天津农林科技》2019年 第6期 3-6页
作者:翁正杭 李照杰 黄亮 李奕葶 班立桐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 
为提高藜麦营养价值,本研究利用金针菇发酵藜麦,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讨碳源种类、氮源种类、碳氮源添加比例、时间等因素对发酵产物的影响。最终得出多糖最适发酵条件为:蔗糖、蛋白胨、碳氮源添加比例5:1、发酵时间15 d;多酚最适发酵条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藜麦豆科间作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 第2期43卷 38-47页
作者:薛乃雯 刘建霞 高晶波 杨珍平山西大同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山西大同大学设施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山西大同037009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目的]明确藜麦与豆科作物的间作效应,指导藜麦生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藜麦、红豆、绿豆、黑豆4种作物单作为对照,设置藜麦/红豆、藜麦/绿豆、藜麦/黑豆3种间作模式,共计7个处理,探究藜麦与豆科作物间作对藜麦产量、植株养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浓度石墨烯对藜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山西农业科学》2021年 第9期49卷 1040-1044页
作者:郭绪虎 赵建国 刘建霞 杨媛 张丁丁山西大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山西大同大学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山西大同037009 山西大同大学炭材料研究所山西大同037009 
试验配制含有不同质量浓度石墨烯的MS培养基,研究石墨烯对藜麦幼苗形态(茎长、根尖形态、根尖细胞形态)和生理特性(地上部分鲜质量、叶绿素相对含量、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墨烯质量浓度为8 mg/L的MS培养基上生长的藜麦幼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