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衣冠"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陈列设计思路剖析
收藏 引用
《文物天地》2020年 第12期 32-35页
作者:陈阳 董倩倩不详 
《周易》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中华文明自诞生的那一刻,就揭开了中国服饰历史的序幕,恩格斯曾说过:“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代又一代的服饰--新疆衣冠服饰文化的现代意义
收藏 引用
《西部(新文学)(上)》2003年 第7期 52-55页
作者:李肖冰 
曾记得,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有一句名言,颇为恰当地指出民族服饰创造的历史使命,他说:"一个时代的艺术(包括服饰的创造)由它自己的艺术家或创造者来再现.每个时代,都应该有为将来的人们描绘、再现自己的时代作品."(库尔贝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群玉山头见 瑶台月下逢——山东博物馆“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解析
收藏 引用
《山东艺术》2020年 第5期 32-41页
作者:于芹山东博物馆书画部 
"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是山东博物馆2020年精心打造的展览,集中展示一批款式齐全、体系完整、保存完好的明代服饰,其色彩之斑斓、纹饰之精美、工艺之精湛,艳惊世人,让观者叹为观止。这场古代服装的视觉盛宴,旨在诠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信息时空
收藏 引用
《艺术设计研究》2020年 第5期 127-128页
作者:齐庆媛不详 
展览资讯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时间:2020年9月29开展(展期暂定3个月)地点:山东博物馆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以中华传统服饰为代表的东方服饰文化,在世界服饰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明代服饰上承周汉,下取唐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冠到衣:唐代墓葬礼仪空间中镇墓俑的文、武秩序
收藏 引用
《艺术设计研究》2021年 第6期 36-42页
作者:李甍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 
文武分班列置是唐代墓葬礼仪空间中出现的新气象,最早始于镇墓俑组合中的文、武官俑。服饰是身份的表征,文、武官俑形象的塑造与服饰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唐墓出土文、武官俑的服饰搭配进行分型,根据墓葬时间梳理各类型及组合变化,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花舞大唐,黄金碾畔绿尘飞——唐代金银茶器
收藏 引用
《茶道》2024年 第5期 40-45页
作者:左如(文/图)不详 
“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唐盛世,亦是茶之盛世,文化艺术之盛世。陆羽《茶经》的问世,将茶从解渴提神之饮升华为一门艺术,并由此构建了一套系统的茶道美学体系。作为饮茶不可或缺的茶器,渐渐从酒器、食器中分离,造型和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于当代汉服复兴的探讨
收藏 引用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 第4期15卷 20-23页
作者:陈英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江苏江阴214400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与华夏文明一样源远流长,承载着汉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通过阐述汉服的定义与特征,分析汉服的兴衰与现状,探讨汉服复兴的现象及积极意义,对汉服复兴的原因、思路和方式提出建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代服饰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展示
收藏 引用
《文物天地》2020年 第12期 11-15页
作者:于芹不详 
山东博物馆收藏的明代传世服饰,色彩之鲜艳、材质之典型、纹饰之华美、工艺之精湛、款式之齐全、体系之完整、保存之完好,为“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提供了良好的展品基础。深入研究和解读这些文物,更好地反映明代服饰文化的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上古服饰观刍议
收藏 引用
《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年 第6期19卷 4-11页
作者:李立新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苏州215021 
中国服饰是以政治、伦理、宗教思想为中心的多重价值的集合, 是儒家实现“礼”的不可或缺的手段。那么, 这种服饰思想体系是如何来的? 是经由哪些文化元素演化和发展的? 是否有一个传统的延续与更新? 对上古服饰思想, 这里所提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时期西江流域社会教化的物化体现探究——以汉族服饰变迁为例
收藏 引用
《肇庆学院学报》2018年 第1期39卷 25-30,57页
作者:陈宇思 陈丹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梧州学院宝石与艺术设计学院广西梧州543002 
明代衣冠体系具有"别华夷""严秩序"的作用。在明代的社会教化中,衣冠改易具有很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明中期的西江流域正处于地方社会秩序剧烈动荡并重组的时期,西江流域社会参与到明代社会教化的进程之中。由于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