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为获得超细水雾作用下预混可燃气爆炸超压的衰减规律,基于自行搭建的超细水雾抑爆系统,开展了不同超细水雾通量抑制三种预混气(甲烷、丙烷、氢气分别与空气预混)爆炸的系列试验,以分析超细水雾通量对爆炸超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细水雾能够有效减弱预混气爆炸超压。随着超细水雾通量增加,在1.25 L爆炸管道中,甲烷、丙烷、氢气预混气的爆炸超压分别减小了17.26%、10.13%、9.50%;在14.4 L爆炸管道中,氢气预混气的爆炸超压减小了11.33%。基于量纲分析法和爆炸相似律,结合试验数据运用regress函数进行回归分析,推导获得了四个爆炸超压衰减模型。误差分析显示,超细水雾通量在0~1 kg/m^(3)范围内时A3和A5模型相对误差在±15%以内,模型预测值与试验测试值吻合度较高。进一步结合另外两组试验数据,验证A3和A5模型的通用性发现,A5模型比A3模型更为准确,表明超细水雾通量在0~1 kg/m^(3)范围内时A5模型更可靠。爆炸超压衰减模型的建立可为抑爆设计提供依据,工程实践时可为爆炸冲击波危害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摘要:为预测沥青混合料长期抗滑性能,采用小型加速加载试验仪对辉绿岩、玄武岩和石灰岩的3种GAC-13C沥青混合料进行长期抗滑性能衰减试验,进而对集料特性与长期抗滑性能进行灰关联分析,建立了基于集料特性的长期抗滑性能衰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GAC-13C沥青混合料的长期抗滑性能衰减速率逐渐减小直至趋于稳定;磨光值是长期抗滑指标的初始值和最终值的主要影响因素,压碎值是衰减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摘要:对工程中常用的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进行湿热环境下的耐久性试验,根据25个试件在6 000 h中测试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及弹性模量的结果,分析了性能变化规律和趋势,以此建立了抛物线-直线的性能衰减模型,并得到相关的模型参数。可以用于预测GFRP在湿热环境作用后的寿命,为耐久性设计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基础资料。
摘要:漏缆无线通信系统在铁路隧道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漏缆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漏缆结构设计和外部辐射模式进行展开的。在根据漏缆的等效电路图,计算漏缆的阻抗和导纳,建立漏缆的数学模型。在外部模式耦合影响下,定义了弱耦合系数,得出了漏缆的传输衰减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衰减和频率的关系图,衰减随频率增大而增大;并通过对1/2″漏缆进行实验,得出漏缆衰减的实测值和衰减模型仿真结果的一致性。
摘要:地震的发生都伴随着主震、余震或震群的地震序列,因此考虑主余震序列地震动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工程的抗震能力。参照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考虑震级、震距、发震机制、发震构造类型、局部场地条件、盆地效应、上盘效应等各类影响因素,基于NGA-WEST2-BSSA13地震动衰减模型,建立了主余震序列地震动参数构造方法。
摘要:为了研究混凝土剩余抗压疲劳强度衰减的规律,对63个尺寸为150 mm×150 mm×300 mm、强度为C30的混凝土棱柱体试件进行了抗压疲劳剩余强度试验;利用相关系数优化法进行了混凝土抗压疲劳剩余强度和疲劳寿命概率模型的参数拟合,得到混凝土抗压疲劳剩余强度和疲劳寿命的概率模型;引入材料疲劳剩余强度衰减模型,结合概率统计及可靠度理论推导出混凝土受压疲劳的P-R-N曲线。利用推出的P-R-N曲线可以对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经过不同疲劳加载次数后混凝土的剩余抗压强度进行预测,并能给出相应的可靠度。
摘要:研究驾驶人交通标志信息记忆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构建驾驶人对交通标志视认的短时记忆衰减模型,能够为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计及实施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撑。提出采用幂函数曲线作为驾驶人对交通标志视认的短时记忆衰减曲线,并以一条有交通标志的实验路段为例,采用实车调查法,结合心理学记忆理论,分析交通标志信息量对驾驶人短时记忆的影响,构建驾驶人对交通标志视认的短时记忆衰减模型。通过研究验证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并为完善交通标志设置提供了参考依据。
摘要:为研究光伏组件可靠性,设计室内综合环境因素的加速试验方案,通过将室内加速老化试验结果与无锡及银川户外实证结果比对,验证室内加速老化试验的可行性。经过试验发现,加速老化试验约23 d的功率衰减与无锡户外1 a衰减情况较为接近;加速老化试验约60 d的功率衰减与银川户外2 a衰减率情况较为接近;功率的衰减均与短路电流变化呈完全正相关关系;通过衰减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组件在户外试验和室内加速老化试验中的功率衰减趋势较为接近,且与衰减模型较为吻合,即室内加速老化试验可较好地模拟组件在户外实际工作情况。
摘要:研究新型外旋流管式微滤膜器渗透通量的变化规律,建立渗透通量的稳态经验模型和动态衰减模型两个新模型.二者各有侧重,前者主要针对稳定过滤状态下的渗透通量,作者将影响渗透通量的因素归纳成膜器进口雷诺数和欧拉数等重要的无因次数群,提出了具体的公式;后者用于描述通量随时间衰减变化的过程,是一个幂函数模型,比原有线性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通过实验对这两个通量模型进行验证,最大偏差分别为13.9%和30%.两个模型均有一定实用价值,前者为膜器放大优化设计奠定基础,后者有助于渗透通量的实时监控操作,两者统一,能进一步改善外旋流管式微滤膜器的实用效果.
摘要:为了指导退火消除Zr-4板材的残余应力,以冷轧后的Zr-4板材为原材料,通过退火试验制备出不同残余应力的Zr-4板材,用X射线仪测得板材退火前后的残余应力。结合传统幂指数模型,创新性建立与时间相关的Zr-4板材退火过程残余应力衰减模型;通过该模型代入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获得Zr-4板材各部位的残余应力衰减规律曲线。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各点的残余应力值与试验测试残余应力值相差20%以内。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