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袁静芳"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我的学术研究道路——袁静芳先生访谈录
收藏 引用
《中国音乐学》2016年 第3期 11-21页
作者:陈瑜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个人的学术发展总离不开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思潮和学术史观念的影响。反之,个人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也在某种程度上映射出一个时代学术精神的基本取向和学科诉求。今年是袁静芳先生八十华诞,《中国音乐学》编辑部专门为袁先生进行了一次学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乐种构成理论框架的启迪和运用——袁静芳《乐种学》与我的乐种研究课题
收藏 引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 第3期 3-8页
作者:伍国栋中国艺术研究院 
《乐种学》理论的提出,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对世界民族音乐学的一份贡献。本文以袁静芳《乐种学》的乐种构成理论框架与作者的乐种学研究课题实践为对象,进行贯通式联系和内容结构解读,并对《乐种学》一书的学术价值和学科构建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构建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与教学实践之路——袁静芳先生的治学与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 第3期 33-41页
作者:项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袁静芳先生深耕传统音乐理论五十余载,不断挖掘传统音乐理论的深层内涵,形成超常的学术敏感。她把握中国人自己的音乐创作技法和功能为用的理念,认知历史形态并结合当下活态传承不断总结,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之路。器乐形态是最具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经验的已知到学理的未知——评袁静芳《中国乐种学》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年 第4期 179-183页
作者:贾怡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天津300171 
引言原矢,是袁静芳先生曾用过的笔名。1960年,她在《音乐研究》发表其学术研究的第一篇论作《关于评价刘天华的两个问题》时便署名“原矢”。从其发表第一篇学术文论至今已有63个年头。在这超一甲子的学术历程中,她先后撰写、编撰出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扎根本体 建构模式——论袁静芳先生之“模式分析法”及其在佛乐研究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6年 第3期 134-139页
作者:胡晓东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北京100101 
袁静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传统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治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半世纪有余,在中国民族器乐与乐种研究以及佛教音乐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先生将中国传统音乐置于传统文化的原生语境之中进行考察,提炼出有别于西方音乐分析模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学而问 以问求学——袁静芳教授《乐种学》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
收藏 引用
《人民音乐》2016年 第8期 28-30页
作者:王耀华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在拙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谈到中国传统音乐学分支学科时曾经提到:"乐种学是近十余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袁静芳、董维松两位教授均有专论问世。袁静芳《乐种学导言》、董维松《中国传统音乐学与乐种学问题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求实中创建——从学术史维度评《民族器乐》的学术价值及袁静芳先生的治学特色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9年 第3期 131-136页
作者:贾怡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民族器乐》(《Chinese Traditional Instrumental Music》)一书是袁静芳先生器乐研究的第一本专著,也是其学术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部代表作。全书通过绪论及上、下两编十章共40余万字论述了我国主要独奏乐器及合奏乐种的艺术特征。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袁静芳先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构建的贡献与意义
收藏 引用
《长春大学学报》2018年 第7期28卷 121-124页
作者:潘捷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合肥230039 
袁静芳先生是中国传统音乐乃至我国音乐学研究领域的旗帜性学者。回顾袁静芳先生的研究轨迹不难发现,她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个是道教、佛教音乐研究,另一个是乐种学研究。本文通过对"乐种"与"乐种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继往开来——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暨袁静芳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举行
收藏 引用
《当代音乐》2016年 第12期 24-24页
"继往开来——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暨袁静芳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2016年5月7日上午在中央音乐学院隆重开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次炤、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项阳、中央音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把毕生奉献给扬琴艺术的郑宝恒教授》一文的补充和说明
收藏 引用
《乐器》1990年 第2期 37-38页
作者:兰守德 闻人 
扬琴在我国流传已有三百多年了,并且在民间艺人的实践中逐渐地也形了一定风格和流派。在建国几十年里,一批有较高文化艺术素养的人(特别是对西洋乐器和当时现存的小扬琴都了解并有一定基础的人),对扬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发和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