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中国制造"的广告和"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西方主流媒体的刊播预示着国家公关时代的来临。其实国家形象也隐藏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仔细比较西方媒体对中国王家岭矿难和智利矿难的报道,或许能为国家形象塑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摘要:自3月14日西藏发生暴力事件后,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全面采取故意歪曲中国的立场。这方面多有揭露。其中,CNN主持人卡弗蒂在节目中对中国的攻击冒犯了全体中国人的尊严。4月初,国内的“反CNN”网站由网民自发建立起来,他们将这些造假的报道集中展现出来,主题就是:“西藏真相:西方媒体污蔑中国报道全记录”。为寻求新闻的客观话语权,中国数十家新闻网站,共同发起倡议,呼吁西方媒体能够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报道西藏。4月24日和5月12日,上海《新闻午报》连续刊登两则要求CNN道歉的广告,并先后被新华网、人民网等大网站的全文转载。
摘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对南联盟发动空袭以来,西方各主要新闻媒体开足马力,集中一大批优秀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不断就空袭科索沃以及南联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大量的集中报道,充分利用这一国际政治、外交和军事史上的重大事件大作文章,在扩大发行量和提高收视率的同时,也间接起到了为北约政治和军事领导人造势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西方民众开始站到北约一边,支持空袭和对南联盟发动地面战争。可以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早已把媒体作为武器系统的一部分精心设计,巧妙利用。 寻找新闻卖点、挖掘独家新闻一向是西方各家媒体处心积虑加以实现的第一要务。这次科索沃危机以及北约对南联盟进行空袭。
摘要:本文通过Coronavirus Corpus检索并提取了西方媒体中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战争、水、地震、竞争、杂草、流感等多种隐喻,以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批判隐喻分析的方法,分析讨论了众多隐喻所激活的深层框架,即隐喻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指出隐喻激活的深层框架中多数有利于抗疫,少数不利于抗疫。
摘要:1944年9月1日,新华社英文广播部从延安清凉山的窑洞里,向美国旧金山播发了第一条英文电讯稿。从此,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开始迈出重大步伐。
摘要: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硬实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整体提升,国人愈发觉得“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性.电影既是工业又是艺术,既能体现国家硬实力,又能体现国家软实力.然而,作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华语电影在海外的接受情况如何?他们是怎样被误读的?这种误读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均是本文拟将探讨的.
摘要:西方的媒体常以客观、公正标榜,为自己在全世界树立了一个言论自由的形象。然而实际上,在客观、公正、自由的外衣下,西方媒体正在对全世界进行舆论垄断,并利用各种传播艺术把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灌输”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头脑中。而这种舆论垄断的最终目的,是为其自身的国家利益和集团利益服务。 那么,西方媒体究竟是通过哪些手段控制国际舆论,从而在“客观、公正、自由”的光环下面不动声色地把自己的观点“推销”出去的呢?本文试图以西方媒体在这次科索沃战争前后的表现为例,结合传播学的观点,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摘要: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也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然而,在此次西藏暴力事件的报道中。一向标榜“客观公正”的西方媒体却一再歪曲事实,使西方民众迷失在媒体精心设计的谎言之中。那么,西方媒体究竟通过什么方式,编织了哪些谎言?这些谎言又将会带来什么影响?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主要问题。
摘要:针对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有关报道,剖析了其隐藏在新闻事实背后的宣传手法,提出了借鉴和改进国内新闻宣传手法的建议。
摘要:一、20世纪80年代的“想象”认同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是,中国海外获奖电影具有塑造国家形象的意味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此所说的塑造国家形象并不是中国电影有意而为之,只是在当时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情况下,走出国门的中国以及中国电影已经被世界各国所认识和了解,外国人将中国电影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以此认定电影中的中国就是真正的中国。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