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检索条件"主题词=西方媒体"
5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从矿难事故报道看国家形象塑造——以西方媒体对王家岭矿难和智利矿难报道为例
收藏 引用
《传媒观察》2011年 第1期 23-24页
作者:弓伟波四川农业大学艺术与体育学院广告学系 
"中国制造"的广告和"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西方主流媒体的刊播预示着国家公关时代的来临。其实国家形象也隐藏在一些突发事件中,仔细比较西方媒体对中国王家岭矿难和智利矿难的报道,或许能为国家形象塑造提供有益的借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方媒体对中国问题报道的失准与失衡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2008年 第6期 41-43页
作者:吴非 胡逢瑛暨南大学副教授 复旦大学博士后 
自3月14日西藏发生暴力事件后,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全面采取故意歪曲中国的立场。这方面多有揭露。其中,CNN主持人卡弗蒂在节目中对中国的攻击冒犯了全体中国人的尊严。4月初,国内的“反CNN”网站由网民自发建立起来,他们将这些造假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方媒体是如何报道科索沃的
收藏 引用
《中国记者》1999年 第5期 22-23页
作者:王军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对南联盟发动空袭以来,西方各主要新闻媒体开足马力,集中一大批优秀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不断就空袭科索沃以及南联盟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大量的集中报道,充分利用这一国际政治、外交和军事史上的重大事件大作文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方媒体新冠疫情话语中的批评隐喻分析
收藏 引用
《传媒》2023年 第1期 70-72,74页
作者:刘旭阳 蔡昌卓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艺术学院 
本文通过Coronavirus Corpus检索并提取了西方媒体中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战争、水、地震、竞争、杂草、流感等多种隐喻,以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批判隐喻分析的方法,分析讨论了众多隐喻所激活的深层框架,即隐喻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和意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断改进和西方媒体打交道的艺术——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
收藏 引用
《中国记者》2004年 第12期 30-31页
作者:陈芳 李勇华外交学院 
1944年9月1日,新华社英文广播部从延安清凉山的窑洞里,向美国旧金山播发了第一条英文电讯稿。从此,我们的对外宣传工作开始迈出重大步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华语电影跨境传播中的西方误读——基于2002-2011西方媒体文本分析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14年 第6期 61-64页
作者:刘景福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学院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硬实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整体提升,国人愈发觉得“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性.电影既是工业又是艺术,既能体现国家硬实力,又能体现国家软实力.然而,作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华语电影在海外的接受情况如何?他们是怎样被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方媒体是如何控制国际舆论的——以科索沃战事为例析西方对世界的舆论垄断
收藏 引用
《新闻爱好者》1999年 第7期 4-5,7页
作者:陈思劼 任湘怡 
西方媒体常以客观、公正标榜,为自己在全世界树立了一个言论自由的形象。然而实际上,在客观、公正、自由的外衣下,西方媒体正在对全世界进行舆论垄断,并利用各种传播艺术把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灌输”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头脑中。而这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真实与谎言的又一次博弈-透视西方媒体对“3·14”事件的虚假报道
收藏 引用
《新闻记者》2008年 第5期 12-15页
作者:曾海芳上海大学影视学院2008级博士生 
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也是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然而,在此次西藏暴力事件的报道中。一向标榜“客观公正”的西方媒体却一再歪曲事实,使西方民众迷失在媒体精心设计的谎言之中。那么,西方媒体究竟通过什么方式,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方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看“藏舌头”的艺术
收藏 引用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 第1期7卷 55-57页
作者:汤征江苏公安边防总队政治部江苏南京210036 
针对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有关报道,剖析了其隐藏在新闻事实背后的宣传手法,提出了借鉴和改进国内新闻宣传手法的建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方媒体视域中的中国当代电影及其文化分析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13年 第1期 23-27页
作者:厉震林 王晶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 
一、20世纪80年代的“想象”认同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是,中国海外获奖电影具有塑造国家形象的意味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此所说的塑造国家形象并不是中国电影有意而为之,只是在当时刚刚实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