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西方舞蹈"
3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试析全球文化对当今东西方舞蹈发展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1年 第1期 122-123页
作者:王梓仲内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很高兴能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西方文明史》一课中得到北大朱孝远教授的点拨.让我意识到西方文明史的学习对于我们研究东西方艺术各门类的历史、发展、现状、未来及其发展规律等等,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酣畅淋漓的东西方舞蹈对话--评“东亚与北欧的对话”中的《生》与《叠》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7年 第10期 85-86页
作者:余凯亮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 
来自芬兰的《生》与来自日本的《叠》是今年“双周”第五天,也是“另类平台”上最后一人演出的节目,主题是“东亚与北欧的对话”。两部由独立艺术家编演的作品无疑是“另类”的,但其各自的力、时、空表达和新、奇、美诉求,却成就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看中西方舞蹈的结合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2011年 第6期 114-115页
作者:姬英涛河南科技学院 
中国舞蹈是开放活跃的,从不排斥外来舞蹈营养的滋养。20世纪30年代芭蕾舞传人中国,此后便更多注重搬演和介绍外国芭蕾舞剧。2001年5月2日由张艺谋导演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北京举行世界首演,舞剧在保留传统芭蕾元素的同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的诉说 舞蹈的演绎 从西方舞蹈中看舞蹈语言形式与文化的关系
收藏 引用
舞蹈2017年 第5期 74-75页
作者:马丹华 
身体的烙印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文化也可以称之为基督教文化。从西方世界的各种节庆到文学艺术作品,再到思维方式和政治理念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打上了信仰基督教的烙印,古典芭蕾舞也正是在基督教教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方舞蹈的文化心理差异分析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 第6期 237-238页
作者:郑睦凡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文化心理学反映在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中西方舞蹈在表现各自文化中生命经验时,鲜明地体现出了两种文化不同的心理特征。中国舞蹈内收、展现意境等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国文化心理中崇尚和谐、完美、内向与集体主义等特点;外放、冲突强烈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走向本土”与“国际接轨”——论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收藏 引用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0年 第1期 42-45页
作者:刘青弋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 
文化冲突与文化震荡是两种文化互动的结果。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中,我应关注的是东方的接受而非西方的影响;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本土定位而非与“国际接轨”。当我们把艺术的触角切入民族生存最敏感的神经,我们的艺术才会具有冲击力与震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心中的红舞鞋——读《西方舞蹈鉴赏》简札
收藏 引用
《大舞台》1997年 第1期 60-61页
作者:周大明 
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了解和欣赏舞蹈更多的是要观看表演或者亲身参加舞蹈活动。阅读舞蹈专著则是从更深层的文化意义上来审视舞蹈了。前不久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西方舞蹈鉴赏》(欧建平著)一书,印行5000册,很快收到了读者的热情反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舞蹈你究竟姓阴,还是姓阳?——西方剧场舞蹈史上的阴阳之争与性别研究(一)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03年 第6期 20-23页
作者:欧建平 
舞蹈究竟姓阴,还是姓阳?换句话说,最早的舞者究竟是女人,还是男人?或者从总体上看,舞蹈究竟是女人的艺术,还是男人的艺术?西方舞蹈史学家们一直为此争论不休。不过,到目前为止,已基本上达成的共识是:最早的舞者是男人。那么,是什么原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坐着的菩萨和站着的基督——东西方舞蹈的文化比较
收藏 引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 第1期2卷 83-86页
作者:蓝凡上海大学上海200040 
西方舞蹈的不同特征是各自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就舞台的造型而言 ,西方芭蕾可说是一种“空间”的舞蹈 ,中国舞蹈则更多的是一种“时间”的舞蹈。也就是说 ,中国人讲究曲、圆、拧 ,向大地跺踏 ;西方人追求外开、绷直 ,延长肢体 ,以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念、感知与跨界:西方舞蹈身体功能与审美的三个维度
收藏 引用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2年 第3期20卷 9-17页
作者:张大策沈阳音乐学院沈阳110169 
思想权力创造知识,思想权力塑造真理。身体同样会被思想权力规训与操控。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从现代到后现代与当代,西方舞蹈身体语言的主体性建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不同思想权力的更迭而变换的。如果说芭蕾、现代舞与后现代舞(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