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西方诗歌"
27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诗的我见”——白话诗人康白情新论
收藏 引用
《诗探索》2006年 第3期 26-41页
作者:龚奎林 
五四先驱大都出身于封建家庭,接受私塾启蒙,受到传统文化的重构,然后又学习外来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建构下坚定了自己追求现代化前景的意愿。在传统的重构和外来的建构的相互碰撞下,他们把外在的知识、能力和智慧转化为个体内在的知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 第8期 126-127页
作者:向耀华甘肃省玉门市第一中学 
【教学题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第10课《谈中国诗》。【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作者透过中、西方诗歌的共性,探寻到诗歌特点的写作思路。2.学习“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超越表象,把握本质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在不断地敲打和雕琢中,感受文字与生活之美
收藏 引用
《绿风》2012年 第2期 16-18页
作者:晴朗李寒《诗选刊》杂志社 
写作者是永远的手工艺人,他应该永远不被那些流行的技巧所迷惑,他不羡慕那些快速生产加工的流水线,不羡慕别人做工精良的模具。他对自己永远是苛刻的,他坚信,世界上最好的精神艺术品,最有效的生产方式,便是用手用心一点一点雕琢出来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促动新诗发展的多元力量探析
收藏 引用
《阴山学刊》2019年 第3期32卷 44-47页
作者:杨凡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1919年胡适在《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第一次提出了“新诗”这一概念,从此它成为区别于旧诗的诗体观念经历了百年的发展演变,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来自中国传统诗学、民歌和西方诗歌等多元浪潮的冲击,这些力量均对新诗的发展产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瓦刀:从内心出发——《作家网》瓦刀访谈录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5年 第2期 115-117页
作者:彭莎 
彭莎:瓦刀老师您好,您是何时何因与诗歌结缘的呢?瓦刀:我们都知道,七十年代后期,遭受"文革"禁锢的文学艺术开始复苏。至八十年代初期,朦胧诗在中国文坛掀起一股浪潮,一大批诗人应运而生,其中我的老乡马丽华女士在朦胧诗坛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机云锦用在我 剪裁妙处非刀尺——优质语文课的几个标准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之友》2015年 第7期34卷 6-8页
作者:陆梅汶上县教师教育中心 
综观一些优秀课例,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删繁就简,坚守语文本色优秀的语文老师,应该肩负起"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庄严使命,用慧根兰性设计出让师生共同徜徉其中的优美情境。优质语文课堂的共同特征都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雅”“俗”碰撞,重现艺术之光——评《民歌与新诗》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2019年 第23期 I0002-I0002页
作者:于秀慧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中国新诗,实质上是游离于西方诗歌与中国传统诗歌之间的一种新诗体,历经百年,不乏经典之作,但未定型,仍在继承与创新之中寻求新的发展。林庚先生说:“新诗不成器的原因,是由于把世界上最好的诗歌传统丢了。他们(指那些照搬西方现代派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