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观物"
1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观物——与海德格尔和邵雍一道思
收藏 引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3期34卷 26-34页
作者:方向红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重庆401331 
观物,在海德格尔的«»文那里,有认识论之,有存在论之,有后存在论之.海德格尔认为,从最后之,性从未“大白于天下”;观物,就是思,这样的思是“充满迷雾的返回步伐”,是“无法无天的任意之举”.观物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物、感到具身——媒介革命视域下中西文艺美学的互鉴与前瞻
收藏 引用
《艺术传播研究》2023年 第5期 15-27页
作者:朱晓军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美学研究所 
以“”为核心,可考察中西美学(艺术)理论在根基上的观物与感之不同取径及其话语范式。由此,可分析西方“视觉中心主义”所导致的艺术定义危机与重构美学难题;同时可参照现象学的视角,探讨在艺术“转向”与哲学“身体转向”的趋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物·审·随:苏轼“”论及其文艺理论
收藏 引用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 第1期41卷 39-43页
作者:曾诗蕾 范明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怪石、竹子、水是苏轼在自然之中的三个挚爱。本文从这三个具体“”切入,结合艺术史事件以及苏轼赋予三者的美学内涵,探讨苏轼的“。在为“怪石”正名时,苏轼谈及“观物之道”;在赞誉与可之竹时,苏轼谈及“审之道”;在将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物取象——盆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
收藏 引用
《花木盆景(下半月)》2019年 第4期 6-9页
作者:薛以平不详 
观物取象”这一美学命题源自《周易》的《易象》学说,其核心思想是从察天地自然之象开始,以自我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在心与的交感融会过程中,对自然之象进行提炼概括,从整体上立象见意,营构具有审美功能的意象,即于“道”相通、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6世纪中国博古图与西方静画中的比较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24年 第2期40卷 1-8页
作者:倪爱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77 
中国博古图与西方静画的兴盛都始于16世纪前后,都以静为表现对象,但又有所不同。从的属性来看,博古图中的与人们的精神需求紧密相关,其主要功能经历了从宋代的正经补史到明代的雅文化象征再到清代的吉祥文化寓意的变迁;在西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物体道——夏圭《松荫瀑图》之取象
收藏 引用
《中国拍卖》2024年 第5期 69-72页
作者:赵晓丽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道”是中国古典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画审美的最高境界即是与道为一。水、松、石、琴等是古人参玄体道的重要载体。道不可见亦不可闻,无形描摹,无迹可蹈。古圣先贤聪颖睿智,通过观物以察万之共性,泯己心而近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画笔墨经验中的身体化诗性知识
收藏 引用
《文史哲》2022年 第4期 135-141,168页
作者:柯小刚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92 
理论知识是基于视觉中心的对象化审,而诗性知识则源于身心整体的触感觉知。后者突出体现在中国画的笔墨观物之义中。中国画的观物思想奠基于《易经》的以身体之上。以身体,就能与形成生命对话,化。能观物化,则能写天地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澄怀格 我交融——论《林泉高致》中“”的艺术
收藏 引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 第4期 53-58页
作者:刘伟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身即山川而取之"的审美照理论。详细论述了画家创作之前观物即景的方式。强调画家要具有"林泉之心"的审美态度,体验之内在生命的精神。通过"远望"、"近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邵雍“观物论”与艺术审美和表现的关系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 第6期 62-64,68页
作者:邵珠春枣庄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观物是艺术审美与表现的基础,只有建立在更深层次上的观物方式,才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审美照和人文关怀。观物的层次与境界决定了艺术审美与表现的方式,从另一面也反映出艺术作品解读同样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观物方式。因此,在艺术教育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真”——学习荆浩《笔法记》有感
收藏 引用
《流行色》2020年 第2期 47-48页
作者:彭嘉欣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真"这一词汇深入人心,"真诚""真情真意""真实""真理""纯真""真善美""求真",自古以来,人们仿佛把美好的一切都赋予"真"字。政治、经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