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观物取象"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观物取象:我国蒙古族电影意审美巡礼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0年 第1期 92-95页
作者:苏米尔北京大学 
中国美学自古以来都强调通过观物取象、立尽意、修辞立诚创造出一个情景交融、我两忘的精神世界。电影创作亦然,银幕按照功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营造叙事环境的件。电影相较于戏剧的假定性,在美学上强调逼真性,因而舞台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周易》“易位空间”念与宋代山水画的构图与意境
收藏 引用
《新华文摘》2024年 第5期 166-167页
刘利娟、贺昌盛在《艺术生活》2023年第6期撰文指出,《周易》中的“易位空间”念是古人师法自然、以观物取象的方式所生发的对客世界的想性创造。“交”之于“”,可视为时空呈现的最小符号;“交”变所带动的是时间与空间的交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现代时期“观物取象”内涵之转折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18年 第4期 179-187页
作者:王怀义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周易》"观物取象"被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念予以研究,是近现代以来西方美学进入中国,杭辛斋、王国维、郭沫若、马一浮、宗白华等学者为解决时代问题而重新阐释以确立中国艺术独特性的结果。""被对译为西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物取象:艺术创造的基本方式
收藏 引用
《北方论丛》2004年 第3期 51-53页
作者:王朝元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4 
从自然之到意中之 ,进而成为艺术之 ,这是艺术创造者凭借对客自然的情感感受 ,进行艺术构思和艺术创造的升华与飞跃。观物取象则是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基本的运作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观物取象”到“格”——关注设计艺术学科设计史论类课程改革
收藏 引用
《教学研究》2008年 第4期31卷 353-354,357页
作者:吴俭涛 孙利燕山大学艺术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如何沿用历史上的传统风格来创造现代的产品?常用的"观物取象"式的设计理念和做法仅仅借用了历史传统风格的皮毛,进而只能产生"形似"的产品。作者在设计史论课程教学实践中,总结并尝试"格"式的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物取象和得意忘——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法则
收藏 引用
《美术向导》2010年 第4期 74-76页
作者:李新峰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观物取象和得意忘是传统绘画较为具体的法则。传统绘画和中国的语言系统一样都崇尚形式上的简约,语言以得意忘言来实现,绘画的写意精神则以得意忘来完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物取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工业设计》2020年 第9期 68-69页
作者:高雪华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鹿邑477200 
人们在长期体验自然与人生,创造器与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形成尚。"观物取象"念对许多领域都影响深远,文章深入研究"观物取象"在产品造型设计与装饰中的实际应用。以期把握"观物取象"的精髓,使产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观物取象”——论中国传统装饰图形中的概括与
收藏 引用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年 第1期23卷 64-67页
作者:徐彦波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观物取象"的方式和念,影响了中国自彩陶装饰艺术以来的所有造型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装饰图形设计的基本创作原则和理念,其价值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依""获得形式——由对自然察研磨获得概括的艺术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书法艺术之“观物取象”法
收藏 引用
《甘肃高师学报》2015年 第3期20卷 70-72页
作者:梁晓东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书法艺术既是一种视觉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根源在于效法自然造化之,即就是"观物取象"。本文从书法的外形、结体、书画同源谈书法艺术之"观物取象"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观物取象”看中国传统美学与电影艺术的契合
收藏 引用
《文化与传播》2013年 第1期2卷 54-58页
作者:吕晨 
电影的影像思维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思维有着似是而非的关系,从"观物取象"探寻中国传统美学与电影艺术的契合,强调运用中国传统美学贯通中西古今艺术理论研究电影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旨在为电影理论研究的民族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