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规划框架"
3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时代运河经济带的运行逻辑和规划框架研究
收藏 引用
《水运工程》2025年 第2期 1-8页
作者:刘晓斌 吴晓磊 吴澎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07 
运河经济带是将航运经济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为服务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航运支撑的重大举措。针对运河经济带概念界定不清、理论基础储备不足、运行逻辑不清晰、整体认识不系统等问题,提出运河经济带的内涵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整体观视角下的城市水系规划框架探析——以厦门市城市水系规划为例
收藏 引用
规划师》2013年 第10期29卷 52-57页
作者:郑灵飞 黄友谊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政所 
城市水系规划应基于整体观的哲学思想,突破条块分割的部门管理体制限制,从城市总体发展、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城市水系整体协调的宏观层面出发,构建整体的城市水系规划框架;在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梳理城市水脉大系统、强化水与城联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农业空间规划框架的优化策略
收藏 引用
规划师》2023年 第2期39卷 61-69页
作者:李开明 刘勇 李开顺 郝晋伟 岳丽莹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大学人口研究所暨亚洲人口研究中心 
文章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农业空间规划的基本任务,剖析了我国现有各类农业空间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提出优化农业空间规划框架的策略。(1)依据“功能分区—用途单元—地块图斑”细分农业空间,理顺管控对象。(2)依据各级政府事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时序InSAR的卫星任务规划框架设计
收藏 引用
《上海航天(中英文)》2024年 第2期41卷 137-144页
作者:玉龙飞雪 刘国栋 邱虎 孙静宜 张钊 屈炜 白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9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北京100094 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上海200235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上海200240 
随着国内自主雷达卫星和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D-InSAR)及衍生的时序InSAR技术的发展,以时间序列上重复观测为主的长周期形变监测的应用与日俱增。对遥感卫星地面任务规划系统来说,规划和管理大量有时序关联的重复任务,从而最大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转型期中国养老产业基地系统规划框架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 第S2期23卷 484-487页
作者:温锋华 吕迪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100081 北京北达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190 
依据养老产业服务对象高龄化和产业体系综合化的特点,提出系统解决养老产业基地通过编制规划系统实现创造需求和价值提升的理论框架。作为养老产业基地的规划模式,应从养老产业的特点出发,在明确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布达佩斯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脉络、框架与启示
收藏 引用
《园林》2024年 第3期41卷 13-22页
作者:戴代新 张湉 Albert Fekete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匈牙利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城市规划和园林艺术研究所布达佩斯1118 
近十年来,匈牙利逐步完成了城市规划体系的根本性改革,并将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布达佩斯绿色资源禀赋较高,但资源分配极不均匀,构建绿色基础设施面临着多种多样的挑战与机遇,在此方面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解析绿色基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城市副中心: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非建设空间规划框架与实践探索
收藏 引用
《北京规划建设》2024年 第3期 126-131页
作者:屈永超 李秀伟 李保璇 张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十八大以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逐步成为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文明转型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观1。非建设空间作为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践行新理念、落实新要求、破解新命题的重要抓手2-3。当前非建设空间面临规划引领不到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韧性城市视角下防灾减灾与安全格局专项规划框架及技术路线研究
收藏 引用
《小城镇建设》2021年 第11期39卷 35-42页
作者:高晓明 王晓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一院研发中心 
在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总要求下,文章从韧性城市建设理念出发,结合城市用地安全评估、综合防灾减灾的规划方法,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构建"防灾减灾与安全格局专项规划"整体框架,明确其与总规、详规的关系,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双碳背景下的绿色生态城市新区规划框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林业产业》2023年 第11期 71-73页
作者:余宙江苏苏邑设计集团 
生态城市建设与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我国提出双碳理念,争取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缓解压力。本文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对绿色生态城市新区的规划框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林市全域旅游发展思路与规划框架构建
收藏 引用
《低温建筑技术》2024年 第7期46卷 48-53页
作者:臧传枫 李子为 顾佳 贺希尧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06 
海林市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条件,曾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是黑龙江省西部片区的重要旅游区。从近年来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来看,文旅产业已成为海林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及市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是带动地区消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