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规范性"
32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浅析科技论文形式的规范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收藏 引用
《出版发行研究》2013年 第9期 105-107页
作者:熊秋平上海交通大学 <工业工程与管理>编辑部 
科技论文是记录科技发展成果的重要载体,在科技论文实际写作中,常常会出现很多规范性和艺术性方面的问题。论文总结了科技论文的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写作以及参考文献经常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要求科技论文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期刊编辑工作的创造性和规范性
收藏 引用
《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 第6期 56-58页
作者:伏春兰<天水学刊>编辑部 
期刊编辑工作既是在策划、审稿、加工、设计等编辑环节中融入了编辑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艺术倾向、审美情趣的创造性工作,又是按一定顺序和规范,一环扣一环地相互联系又相互约束地非常规范的工作。只有坚持规范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规范性的神话——基于非概念内容的规范性理论何以可能
收藏 引用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1年 第1期38卷 15-21页
作者:胡瑞娜 杜海涛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太原030000 
在关于规范性的讨论中,无论是康德,还是麦克道尔和布兰顿,都将规范性建立在使用概念的基础之上,由此预设了一种关于规范性的概念论前提。非概念论者从知觉经验与知觉判断的区别入手,试图证明非概念内容的存在,概念论者则试图通过否认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教学中“问题设计”的规范性思考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上半月)》2009年 第7期 53-55页
作者:石蔷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问题"是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但"问什么""如何问""为什么要问"却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否则"提问"与"回答"就会流于形式,实现不了教学的有效性。前不久听了一节高二年级的历史课,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渤海二号”沉船事件论海洋平台设计的规范性
收藏 引用
《中国造船》2010年 第A1期51卷 91-94页
作者:董利军 李德堂浙江海洋学院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舟山316000 浙江省(久和)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 浙江省船舶工程重点实验室舟山316000 
通过分析渤海二号沉船事件的原因,结合设计规范中的具体要求,论述了在海洋平台设计中,遵循CCS规范设计的重要性。一只通风筒的损坏引起整座平台的翻沉,教训惨重,反映了事故平台在许多环节上存在着设计缺陷和不规范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设计科学:从规范性到描述性
收藏 引用
《科技导报》2017年 第22期35卷 25-34页
作者:侯悦民 季林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北京100192 清华大学机械系北京100084 
论述了目前关于设计科学的不同观点,探讨了重要设计理论的特点。分析表明,目前设计理论集中在应当如何做而缺乏对客观规律的探索。设计科学不仅是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设计,而且作为一门科学,设计科学应具备科学的一般属性,即探索客观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规范性和政策科学
收藏 引用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 第4期 148-155页
作者:李兵 刘润东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规范性遍及我们的生活。我们不仅有信仰和欲望,而且我们假设某人相信或做的事情可以被判断为合理或不合理、对或错、好或坏,它要对标准或规范负责。规范性是哲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不仅对于发展认识论哲学、科学哲学和社会哲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习惯法的规范性分析
收藏 引用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年 第2期 17-25页
作者:尚海涛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 
习惯法规范性的分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日常生活中习惯法的初加工,所采用的是语言转换的方法;二是对描述性习惯法的再加工,所采用的是规范实证的方法。基于语言转换方法,本文构筑了一部农业雇佣习惯的成文法;基于规范实证的方法,本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反对逻辑多元论:来自规范性的论证
收藏 引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3期50卷 34-45,168页
作者:王洪光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艺术与语言研究中心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根据毕奥和雷斯托尔的逻辑多元论,有多少种后承关系就有多少种逻辑。除了从形式性和元语言地位发起的诸多反驳外,这种逻辑多元论还面临来自规范性的两个反驳论证。第一个论证涉及后承与真理之间的关系:如果从真理的角度来理解后承,那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性缺失与制度安排
收藏 引用
《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 第4期 78-81页
作者:臧乃康 韩裕庆南通大学管理学院 南通廉政文化研究所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性缺失主要表现在: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预警机制不完善、工作流程阻滞、特有文化与法律权威的矛盾冲突。其原因在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存在着人治色彩、救济功能大于法律救济功能、与群众工作的互联互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