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计划调节"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市场调节计划调节的有效控制范围
收藏 引用
《财贸经济》1991年 第3期12卷 8-13页
作者:许建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所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国家指令性计划调节作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唯一合理形式。改革开放后,在突破这一僵化认识的同时,又出现了夸大市场调节作用的倾向,这在经济改革的目标设计和政策实施中都有所体现。这类偏向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我国文化市场的结构优化
收藏 引用
《创作与评论》1991年 第2期 41-45页
作者:江学恭 
文化市场结构,主要指文化市场各构成要素的内部组成和外部相互间的组合方式。它受制于社会的经济、文化结构,并根据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消费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和文化消费结构。文化市场的结构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再论构建“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国家调节为主导”的新型调节机制
收藏 引用
《财经研究》1991年 第5期17卷 24-30页
作者:程恩富 施镇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实行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有机组合。这种经济组合要求内生相应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机制。对这一调节机制进行科学设计,使之具有现实操作意义,已成为经济理论界和实际经济部门高度重视的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计划经济为主导,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机制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1989年 第1期21卷 20-25页
作者:蒋学模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又进一步提出: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应是国家对企业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这种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在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计划调控模式的转变
收藏 引用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9年 第3期15卷 25-29页
作者:陈巨会 李凤梧 
设计新的计划调控模式,并实现由旧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变,关键是要在理论上搞清楚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近年来,理论界对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结合形式,提出了“板块论”、“组合论”、“渗透论”、“二次调节论”、“三次调节论”等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广州证券市场的发展与设计
收藏 引用
《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 第2期 21-26页
作者:陈全贵 
80年代的广州经济,取得了高速度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广州经济的发展优势正在消失.在80年代后期,广州在市场发育方面已明显落后,生产成本大幅上升,并且已直接面临珠江三角洲的乡镇企业与三资企业的威胁与挑战.在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结合形式之我见
收藏 引用
《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 第2期 84-85页
作者:余甦伟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如何结合?改革的十年来,我国作了不断的探究。对计划和市场的结合形式,提出了不同理论观点,设计了种种目标模式。有的主张把国民经济划分为几块,分别由计划和市场来调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计划与市场实际结合面临的问题剖析
收藏 引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 第4期20卷 25-29页
作者:何立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要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理论界为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合理论,所取得的共识是: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必然是取长补短、优化的结合,即把二者的优点、长处结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群众文化与市场经济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家》1994年 第5期 20-21页
作者:狄宝明群众文化研究人员 
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变革,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群众文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应有怎样的建构与举措?这是摆在每个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础——主导型”调节机制的结合形式体系
收藏 引用
《探索与争鸣》1991年 第3期 21-28页
作者:程恩富 施镇平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系 
一、构建市场调节计划调节的结合形式体系的必要性 改革以来,人们在探讨和设计我国经济调节机制的目标模式方面,作出了富有启示和成效的探索。人们一般都注意到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的三个调节器,即指令性计划调节、指导性计划调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