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通过三个实验探究陌生关系中建议者真诚-虚伪品质对决策者建议采纳的影响机制。实验一将建议者真诚-虚伪品质设为组间变量,探讨其对建议采纳的影响;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加入认知信任的测量,探讨认知信任的中介作用;实验三加入建议者有无损失经历,形成2(真诚-虚伪品质)×2(有无损失经历)的组间设计,探究有无损失经历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建议者的真诚品质可以促进建议采纳;(2)认知信任在建议者真诚-虚伪品质与建议采纳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建议者有无损失经历在建议者真诚-虚伪品质和建议采纳间起调节作用。
摘要:[目的/意义]从信任视角对比用户对数据智能与专家知识的感知,有助于了解用户当前对这两类典型的决策信息源的信任状态及差异,进而为数据智能的深化应用、数据智能与专家知识的有效融合提供建议。[方法/过程]基于信任的经典二维度划分,即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设计包含两对、四个潜在变量的测量量表。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342份有效样本,利用描述性统计和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对数据智能的认知信任显著高于专家知识,而对数据智能的情感信任显著低于专家知识。
摘要:伴随着中国公益事业的快速发展,公益慈善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以“免费午餐”为代表的微公益这一新型公益参与模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并迅速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参与。相关研究表明微公益的某些特征有助于吸引个人参与公益,但大多集中于对微公益的现象描述和概念分析,缺少对微公益促进个人参与公益内在机理的深入探析。梳理微公益特征和微公益个人公益行为驱动因素等已有研究,运用焦点小组访谈、开放式问卷和结构化问卷识别微公益特征的3个维度,即微公益事项特征属性、社交媒体策略、可参与性。基于微公益特征-信任状态-公益参与行为框架,基于346份有效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微公益特征因素对个人公益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搭建了微公益特征与个人公益参与行为之间的桥梁;微公益的3个特征维度在促进个人公益行为中的作用不同,社交媒体策略和可参与性通过认知信任激发个人公益浏览行为,微公益事项特征属性和社交媒体策略通过情感信任促进个人公益贡献行为;个人公益参与者的认知信任影响其情感信任。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系统识别了微公益的3个特征维度,厘清了微公益特征对个人公益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深化了对微公益的认识,拓展了信任理论和个人公益行为理论在非营利组织营销领域的运用。研究结果可指导微公益实践者根据公益目标,组合运用微公益的特征因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公益营销方案,吸引个人的广泛参与;也建议微公益实践者认识到认知信任与情感信任的差异性,更细致地对微公益参与者进行信任管理。
摘要:根据信任的特点,将消费者电商平台信任划分为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两个维度,构建了网络谣言影响消费者电商平台信任的概念模型,提出了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网络谣言的内容特性、交互性和传播介质正向影响认知信任,信息环境负向影响情感信任,交互性、意见领袖和传播介质正向影响情感信任,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直接制约着消费者电商平台的使用意愿。
摘要: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赋能下,服务机器人正在向多个细分消费领域渗透。服务机器人与消费者的互动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换的过程,需要以信任为基础。已有研究和实践表明,拟人化策略是提升消费者对服务机器人的信任和接受意愿的有效方式,但其也可能产生与预期截然不同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消费情境中,消费者对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的期望和需求存在差异。拟人化特质可被进一步分为自然特质(人与动物共有的特质)和独有特质(只有人类才具有的特质)两种类型,这为契合不同消费情境下消费者对服务机器人的多样化信任需求提供了新思路。通过3个实验发现:在主观(vs.客观)消费任务情境下,当服务机器人外显拟人化被注入自然特质(vs.独有特质)时,服务机器人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情感信任(vs.认知信任)需求,进而提升消费者的服务满意度。上述结果为服务机器人的设计提供了具体指导,同时丰富了服务机器人及拟人化营销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