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记体文"
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宋代散家刘辰翁记体文创作及其特点
收藏 引用
《求索》2011年 第4期 179-181页
作者:扶平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刘辰翁是宋末重要遗民作家,其散创作具有较高成就,在中国古代散史上都是别具一格的。其散创作中记体文数量很多,且极具特色,因此以记体文为切入点则颇有研究价值。刘辰翁是个儒者,但因其生活于浓厚的道教氛围中,加上其熟稔佛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唐宋记体文的意义演进--以营造为中心
收藏 引用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科学.社会科学)》2018年 第2期55卷 120-129页
作者:刘珺珺Bellcroft Institute Birmingham B16 8EJ UK 
唐宋作家对记体文表意潜能的发掘推动了这一的成熟。在颂扬功德的原始意义上,利用其不同于碑、铭的当代性,以地方官为中心,展现地方与时代的特殊性,拓展了反映现实的广度。对营造合理性的发掘形成记体文意义探索的纵深路径。在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杨万里的记体文评析
收藏 引用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 第3期29卷 15-20页
作者:扶平凡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杨万里的散不仅数量多,艺术成就亦很高,其记体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格高意远,而且写作手法相当灵活,擅长景物描写,且常在末缀以先秦典籍之语、名人名言以深化主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欧阳修记体文
收藏 引用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 第5期 172-173页
作者:王红丽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欧阳修记体文的创作总量虽然不高,只有39篇左右,但就脍炙人口、广为传播的欧精品数量而言,其在欧阳修整个散创作中是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欧阳修记体文现了非常鲜明的创新意识和艺术特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欧阳修的记体文及其对桐城派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2期 33-36页
作者:刘相雨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273165 
欧阳修的记体文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在艺术上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别是他的游,确立了与柳宗元游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典范。欧阳修的游多写人们经常登临、游览的亭台楼阁、园林苑囿,更加贴近普通人们的生活;他的游不以描写细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韩愈的记体文研究
收藏 引用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 第6期31卷 1-5页
作者:吴振华 艾媛媛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韩愈现存的记体文虽然数量不多,种类较少,但内容丰富,别具特色,总突出一个"变"字:不仅结构多样,姿态各异,而且艺术手法丰富,除了吸收小说与骈的长处外,还融合了多种表现手法。此外,韩愈的记体文多涉及自己的生平事迹及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苏辙被贬筠州时所作记体文研究
收藏 引用
《钦州学院学报》2014年 第7期29卷 55-58页
作者:牛丽娟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诗,最有成就的是散。苏辙的记体文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他的记体文由单纯的自然审美型向兼重议论抒情说理的复合型方向发展,大大地扩充了记体文的内容,提高了记体文的信息涵纳量和社会教化功能。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阳明记体文创作及其与心学的关系
收藏 引用
《贵州史丛刊》2024年 第3期 9-18页
作者:俞修齐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作为我国古代散裁的记体文产生于先秦时期,历经六朝、唐宋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其形式逐渐稳定成熟。明代是继宋代之后记体文创作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明代的诸多记体文中,王阳明的作品是颇有代表性的,不仅呈现出创作数量较多、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范仲淹记体文研究
收藏 引用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 第2期22卷 76-79页
作者:龚平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 
范仲淹记体文以亭台楼阁、题名、人事及建学为叙写内容,其对称型、层进型的结构及议论说理、以赋为的写作手法,现了范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范仲淹的记体文对物、事、人的刻画,既现出识物叙事的基本特点,又揭示了该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欧阳修记体文看其生活雅趣及其化抉微
收藏 引用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年 第2期29卷 77-79页
作者:林迅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滁州239000 
就作品数量方面而言,欧阳修对记体文的创作为数不多,但是其所创作出的39篇,在世间却被广为流传。欧阳修在创作记体文章中,向章内容倾注了比较浓烈的主观意识。在记体文中,叙事、抒情、议论被巧妙地融为一,有着不同的发展与变化,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