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讽谕诗"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前后蜀讽谕诗初探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 第2期 171-175页
作者:张海四川大学中文系 
五代十国时期, 前后蜀歌创作相对繁荣, 特别是出现了大量的讽谕诗, 其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前后蜀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这些讽谕诗在艺术手法上也别具一格, 其特点为: 针对性强, 主题集中; 短小精悍,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应当公正对待白居易的讽谕诗理论和讽谕诗创作
收藏 引用
《东岳论丛》1997年 第4期18卷 82-87页
作者:荆立民 刘继儒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济南山东省艺术馆 
文章批评了以“文学非政治化”的标准贬抑白居易的论和讽谕诗的观点。文章指出,从唐大历初期到贞元中期的三十年间,一方面是劳苦大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方面是最高统治者越来越贪婪,而当时的知识分子由于深受安史之乱的刺激却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讽谕诗的飞跃——试论罗隐讽谕诗对中唐写实的突破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 第B5期27卷 143-145页
作者:张子清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晚唐人罗隐 ,创作了大量的讽谕诗。这些题材内容丰富 ,表现方式独特 ,突破了具有浓厚的传统儒家教观念的中唐写实讽谕诗的束缚 ,并弥补了其不足 ,推动了中国古代讽谕诗的进一步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成就
收藏 引用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 第4期18卷 38-41页
作者:韩玉堂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青岛266003 
白居易讽谕诗的基本特征是现实主义。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或“首句标目 ,卒章显志” ;或融浓烈的情感和警策式的议论于叙事中 ;或运用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手法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居易《新乐府》、《秦中吟》以外的讽谕诗
收藏 引用
《昆明学院学报》1989年 第2期20卷 44-52页
作者:杨民苏 
提起白居易的歌,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他的讽谕诗。因为讽谕诗不但白居易自己在编集时将它摆在首位,而且也为历代研究家们所公认,它是白的代表作品。正是由于这些,历代研究家们把白居易与李白、杜甫并列,称为唐代的三大人;也正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居易讽谕诗内容与形式之统一
收藏 引用
《池州师专学报》2005年 第6期19卷 40-41页
作者:饶霄云青阳县文化馆安徽青阳242800 
反映现实,针砭时弊是白居易现实主义歌的核心,其独特的艺术手段,有助于对题材的统摄和人、情、事理的开掘,对其以补察时政、泄露人情的政治使命作了有力的推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禹偁对白居易讽谕诗的师法与超越
收藏 引用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3期30卷 88-89页
作者:潘丽娜蚌埠坦克学院基础部安徽蚌埠233013 
在宋初坛大兴唱和酬答之作,风轻佻浮华之际,王禹偁独树一帜,潜心学习白居易的讽谕诗,在思想内容、语言风格、艺术技法方面既有师法又有超越。王禹偁主要从美刺手法、卒章显志手法、比兴手法三个方面来学习、继承白居易讽谕诗的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赎罪、拯救与逍遥——论白居易讽谕诗创作的心理动因
收藏 引用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3年 第5X期17卷 164-166页
作者:蔡燕曲靖师范学院中文系云南曲靖655000 
在白居易前期的政治活动与文学创作中,一言兴邦拯救天下的政治热情与为民请命的内在赎罪冲动联袂而行,政治上直言极谏,歌创作中的讽谕诗"惟歌生民病",风格嚣张刻露,致使白居易政治和艺术上走入了双重困境,并因此而带来了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居易咏物讽谕诗浅论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年 第6期31卷 58-62页
作者:黎爱群钦州学院广西钦州535000 
白居易的咏物讽谕诗是其咏物的一个重要类别,内容十分丰富:有对君主的谏,对各级官吏丑行的辛辣刺,对寒士屈沉下潦苦闷的同情,咏物抒怀,咏物寓理等,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艺术上很有个性色彩,表现为主题集中、明确,开拓新意,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居易讽谕诗浅析
收藏 引用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年 第6期6卷 96-98页
作者:王金英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市300450 
 白居易的讽谕诗继承了《经》以来的现实主义歌创作传统,于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反映现实、针砭时弊的有力工具,在中唐社会生活中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