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评论家"
77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评论家生存的灵肉选择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4年 第1期 9-11页
作者:谭华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的盲点与评论家的误区——对美术界一种时尚的批评
收藏 引用
《新美术》1999年 第2期20卷 21-22页
作者:李晴 
如今美术圈里的一些人,似把美术视为哲学、文学或其他人文学科,非要琢磨出一套艰深的理论话语才肯罢休,这几乎已成为一种时尚,比如说,一件艺术作品面世,铺天盖地给它加上这个“上义”那个“观念”,越说越玄,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也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的态度与评论家的口气——1929年关于西方现代艺术的一场论争
收藏 引用
《艺术百1998年 第4期14卷 114-118页
作者:颜廷颂 
192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此期间,当时颇有影响的艺术:徐悲鸿、徐志摩、李毅士等人之间,展开了一场友好、直率而又针锋相对的论争,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看待西方印象派和野兽派绘画上.这是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剧评论家,请你“亮剑”!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3年 第10期 22-23页
作者:孟冰中国戏剧家协会 
其实,我之所以答应写这篇文字除了要表达对《艺术评论》创刊十周年的祝贺之外,还有一重要原因,我是认真看过近几年发表的主要理论(评论)文章的,并受益匪浅。但同时,我也发现,研究戏剧特别是有关当代题材话剧创作(理论)的文章很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术评论家谈当代书法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0年 第10期 -页
作者:程大利 孙克 尚辉 李一 马鸿增 舒士俊中央文史研究馆 
当代书法是时代的写照.在当代,不缺书法教育,不缺理论研究,不缺群众基础,也不缺市场(虽然没有达到民国前的状态),惟缺艺术,缺这一门艺术应有的高度.整体水平较前代为差.,更遑论与古典书法并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甘愿年年压金线 喜为他人做嫁衣——记戏曲评论家刘东升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7年 第2期18卷 83-85页
作者:石溪 
甘愿年年压金线喜为他人做嫁衣———记戏曲评论家刘东升石溪从《优孟衣冠八十年》谈起1989年盛夏的一天,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礼堂里气氛非凡,庆贺《优孟衣冠八十年》一书出版问世的专题曲会正在这里热烈举行。主持这次曲会的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日当代美术比较面面观——日本评论家麻生晴一郎访谈录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9年 第12期 126-129,125页
作者:潘力 
麻生晴一郎,1966年生于日本北九州市。毕业于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在大学上学期间就来到我国哈尔滨,从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立志从事关于中国的报道和研究,主要关注原生态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作品涉及小说、杂文、评论、游记、随笔等。多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趣幽默自成一格——评论家说阿万提
收藏 引用
《美术》2007年 第5期 110-111页
作者:邵大箴 薛永年 孙美兰中央美术学院 
应该说阿万提的花鸟画是有相当艺术功力和品位的,笔线、墨色、章发.颇得传统精神与技巧之奥秘。他在花乌画的实践中,体会到传统文人画遗产之博大精深。在这个基础上他开始思考.今后的艺术道路则样猜想签走这时他慢慢地有了想法,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评论家关系的典范——想起了恩师钟惦柒与谢晋导演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2012年 第6期 49-49,48页
光阴似箭,恩师钟惦莱先生仙逝已25周年,而他的挚友谢晋导演驾鹤西去亦近四载。两位令人敬仰的影坛前辈,一为著名美学评论家,一为享誉中外的大导演。电影把他们亲密地联系在一起。每逢他们祭日前后,脑海中总浮现出两位长者彼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火热的十月 2014中国剧协青年评论家研习班小记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2014年 第11期 46-47页
作者:靳文泰 
上海的十月是个美好时节。10月17日-11月1日,我有幸作为学员全程参加了中国剧协、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2014中国剧协青年戏剧评论家研习班(简称青评班)。逃离北京雾霾的我初以为可享受一个空气清新、气温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