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诗学范畴"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诗学范畴中歌词与诗艺术策略的差异
收藏 引用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 第4期30卷 10-15页
作者:骆蔓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杭州310013 
歌词与诗(徒诗)同属诗学范畴,无本质差异。但它们抒情审美的基点不同,歌词属群体广场呼应式抒情,诗则属自我心灵絮语式抒情。歌词因依附音乐而导致审美机制不自足,诗以其独立性而显出审美机制的自足完形。正是这些决定了它们在结构方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丽诗学范畴初探
收藏 引用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 第5期40卷 65-69页
作者:张振亭 金海救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吉林延吉133002 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朝鲜高丽时期的诗学范畴基本上承袭了中国古典诗学的思维方式与表述方式,但这种承袭决不是原封不动的抄袭,而是将中国古典诗学与自我的诗学创造性地"调和"在一起。从根本上讲,高丽诗学范畴的样态与中国古典诗学大体一致,也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释“兴味”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2018年 第3期38卷 151-159页
作者:孙超上海政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兴味"作为诗学范畴,建基于我国诗学中"兴"与"味"这一对元范畴理论之上。钟嵘连通"兴""味"论所提出的"滋味"实即感兴之味,指感物兴情形诸诗篇而产生的含蓄蕴藉之美,这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魂说”与“三魂说”
收藏 引用
《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 第4期15卷 59-62页
作者:巴莫曲布嫫彝族 
明清两代是整个彝族毕摩文化的规模化集成时期,彝族古代经籍诗学也同样步入了其总结时期。这个时期所出现的佚名所著的《彝诗史话》、《诗音与诗魂》、《论彝族诗歌》和漏侯布哲所著的《谈诗说文》等几部诗学论著表明,彝族诗学在整体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兴象”
收藏 引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 第4期30卷 117-121页
作者:谌兆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兴象”是由殷王番 在《河岳英灵集》中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诗学范畴。它与贾公 彦《周礼注疏》所谓“兴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贾公彦所谓“兴象”是就明器的制作方法 而言的,而殷王番所谓“兴象”则是就诗的性质特征 而言的,乃是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趣”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 第2期 6-9,18页
作者:兰翠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山东烟台264635 
“趣”作为一个诗学范畴是在六朝时开始被人们经常使用的。关于“趣”的论述 ,经宋元人的发展到明清时期达到极致。“趣”有“自然之趣”、“艺术之趣”和“人心之趣” ,它的涵义表现于作品中可指“意旨”、“风致” ;表现于创作主体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传奇的意境
收藏 引用
《文史知识》2021年 第8期 22-27页
作者:韦强湖南工业大学文新学院 
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唐传奇是一座无可争议的高峰。那么,是什么让唐传奇在文言小说中拥有难以超越的魅力?唐传奇所蕴含的"意境"是其艺术魅力如此斐然的原因之一。"意境"是一个诗学范畴的概念,指代一种馀味绵长、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诗学的启门键──隐秀相成的“意象”说及其来龙去脉
收藏 引用
《中国韵文学刊》1998年 第2期12卷 68-73页
作者:吕永湘潭大学学报编辑部411105 
隐秀相成的“意象”说是刘勰总结《诗》《骚》以来的艺术经验,并取熔《周易》立象尽意的“易象”说、《庄子》非无非有的“象罔”说和《论衡》的“礼贵意象”说而创立的。由于它深刻地揭示了“意象”经营的要妙,给后人提供了一把进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勰“风骨”说及其流变
收藏 引用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 第1期17卷 11-15页
作者:孟登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00875 
“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美学范畴,千百年来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典文艺的鉴赏和创作,对于“风骨”的讨论和研究长期以来也为各代文论家所瞩目。本文尝试将“风骨”放在刘勰《文心雕龙》的具体语境中进行探讨,将其看作集审美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涵泳: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视域下的审美体验思想
收藏 引用
《嘉兴学院学报》2016年 第4期28卷 95-100页
作者:李根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浙江绍兴312000 
涵泳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在古典学术语境中,它作为一种艺术认知手段广泛地存在于文学审美活动中。文章从诗文创作的视角,从诗文声律讽诵、因声求气的主体性研摹、自然"悟入"的锻造与提升三个创作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