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诗意生存"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人类诗意生存的美学追求——设计美的另类解读
收藏 引用
《前沿》2011年 第22期 165-168页
作者:刘剑伟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审视古代中西的诗歌理论,可发现对宗教中的神秘体验是重要课题之一。在中国,这种神秘宗教体验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最终流变成了具有艺术审美意趣的禅境。本文认为,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禅境,是一种空灵无极的自由境界,是一种平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想象:诗性之思和诗意生存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09年 第1期 191-195页
作者:谭容培 颜翔林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州师院人文学院 
传统形而上学认为想象是低于逻辑思辨的精神活动,而西方现代哲学针对科学主义和实用理性带来主体存在的异化现实,重新赋予想象以新颖的阐释。西方后形而上学的相关思想资源给予的启思是,想象是人类诗性思维和诗意生存的重要方式,是拯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意生存的感受与少数民族艺术
收藏 引用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 第2期25卷 65-70页
作者:胡牧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蕴含主体自由天性的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范式意义,它衍生出主体诗意生存的感受。在少数民族艺术生态审美场里,诗意生存的感受从诗化的生态审美感官、诗化的快悦通感、艺术人生的美感享受中生发。诗意生存感受作为一种生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世说新语》及魏晋散文看魏晋士人的诗意生存
收藏 引用
《文艺评论》2014年 第2期 69-71页
作者:蓝冰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116600 
魏晋时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上承秦汉,下启唐宋,其对中国文学艺术的阶段性总结和对士文人精神生活方式的确立为后世所称道。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理想人性与诗意生存的探寻——徐訏剧作思想新探
收藏 引用
《文化艺术研究》2018年 第2期11卷 49-56页
作者:张慎大同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同037009 
徐訏的剧作大都借男女婚恋题材表达对人性、文明的思考:他审视热恋男女微妙的精神世界,思考权利与义务、理想与责任等人生问题;他肯定现代文明,也反思现代"唯理"社会对人情人性的扭曲和异化,表现出对"现代"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命的追问--胡峻涤的油画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20年 第10期 18-25页
作者: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 
1946年,海德格尔在《诗人何为》一文中,谈到荷尔德林在哀歌《面包和葡萄酒》里追问“在贫困时代里诗人何为”。海德格尔感伤地说道:“我们今天几乎不能领会这个问题了。”这是因为他所说的“贫困”是“精神的贫困”。我们的时代之所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梦想与现实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
收藏 引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1期5卷 81-83页
作者:施军 徐肖楠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中国当代审美与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和非学校教育两个方向上进行 ,由于缺乏古典传统和当代消费的、商品的意识形态侵入 ,学校的或专门的审美与艺术教育有粗劣化和世俗化的倾向 ,而社会的普遍的审美生态也变得时装化、情趣化和消费化。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的当代困惑与无用之用
收藏 引用
《美育学刊》2011年 第2期2卷 106-110页
作者:应小敏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以杜尚的"喷泉"门事件为标志,当代艺术进入新的困惑期,何为艺术重新成为问题,且答案难以取得共识。"喷泉"门事件客观上打破了人们关于艺术的常识和成见,是对"艺术是美"的观念的颠覆;由杜尚揭开帷幕的&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族民间刺绣的美学价值
收藏 引用
《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 第6期19卷 143-146页
作者:胡胜皖西学院艺术系安徽六安237012 
本文简述了中国刺绣的发展轨迹和历史与现实的美学意义。并分别对汉族、少数民族,特别是苗族的民间刺绣进行了论述。刺绣不仅造就了中国女性乐观善良优雅的品性,同时对生活现实进行了“美学转化”,创造了诗意生存的“第二自然界”,成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中古诗词审美教学窥探——以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观照下的教学为例
收藏 引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 第4期 106-108页
作者:陈音竹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新课改的背景下,朱光潜先生"人生的艺术化"的回归和诗意生存的状态对语文教学实现文化功能和审美作用,起到了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将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美学思想作为理论指导,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回归语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