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诗赋"
9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结下与中国的“茶之缘”
收藏 引用
《神州学人》2024年 第4期 41-45页
作者:张成霞 樊昆昆贵州大学东盟研究院 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可能没有哪一种饮品像茶一样,具有如此广泛的受众和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且如此源远流长。古往今来,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料,品茗论道,多少文人骚客为茶题诗赋词、撰文礼赞。茶代表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种精神。中国是世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六朝陈郡谢氏家族的书画修养与诗赋创作之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2007年 第3期 245-248页
作者:周昌梅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六朝陈郡谢氏家族有着工书善画的门风。谢氏子弟的书画修养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谢氏作家的诗赋在写景方面借鉴了书画艺术的表现技法,既注重空间的安排(远近、大小、虚实等),也讲求色彩的运用(丰富性、协调性等),此外,还善于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赋理论看手卷的创作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6年 第3期 84-95页
作者:沃兴华 
古人论书,大多讲笔法、讲点画、讲结体,对干具体幅式的创作几乎不讲。我曾经觉得奇怪,后来感到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此类问题的不够重视。"理一分殊",所有艺术的根本道理是一致的,书法创作上的许多问题是可以与其他艺术创作相互贯通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李白对庾信诗赋的承传接受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 第1期 102-110页
作者:何世剑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南昌330031 
本文论析李白对庾信诗赋的接受,认为:李白生活的时代,有较好的庾信诗赋接受文化语境。李白创作时,从写作主题、使事用典、意象选用、修辞遣词、句法结构等方面,较多地承传了庾信审美写作经验。庾信、李白均宗法《风》《骚》,承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赋对汉魏六朝小说文体叙事的意义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2014年 第9期 149-153页
作者:何亮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 
小说运用诗赋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处于中国小说发展萌芽阶段的汉魏六朝小说,就已借鉴、吸收了这种文体。诗赋渗透、融入汉魏六朝小说,并不是作者简单地挪移搬用,在描写故事人物心理、奠定叙述基调、营造环境、渲染气氛等方面都有重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宋代明堂之诗赋书写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2018年 第3期 134-142页
作者:乔国恒山东大学文学院 
明堂自古以来备受争议,两宋儒学家、文学家们多能摒弃分歧而变通对待之。在明堂受到赵宋朝廷极大重视和皇帝欲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礼制局面和政治生态中,作为礼制建筑、王政之所的明堂,其政治功用与文学意义得以凸显,而士大夫们亦愿将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从上古到中古的历史变更——兼谈汉诗创作新趋向和诗赋分途问题
收藏 引用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3期18卷 74-78页
作者:赵敏俐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魏晋时代历来以其新的风貌被人们广泛关注。但这种新风之肇端并非自魏晋始。事实上,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制度的确立在秦汉,中国上古与中古的历史分野也在秦汉。与之相应的,中国文学艺术中有许多新的时代萌芽和新的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神腴骨秀 情远辞丽———江淹诗赋修辞艺术浅述
收藏 引用
《修辞学习》2006年 第3期 78-80页
作者:郑虹霓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阜阳236041 
江淹,字文通,南朝著名诗人、文学家,诗赋俱工,辞赋创作以《别赋》、《恨赋》垂名千古。诗歌创作上以拟古著称,《杂体诗三十首》成功地模拟了自炎汉至刘宋五百年间三十家五言诗人的代表作,拟诗从遣词造句到题材意境基本准确地传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京剧对古典诗赋的继承——兼论梅派戏与程派戏之区别
收藏 引用
《作家》2014年 第1X期 177-178页
作者:赵晓东扬州大学文学院 
京剧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从诗赋中汲取营养,这表现在取材与借鉴艺术手法两个方面。在对诗赋的艺术借鉴上,梅派戏和程派戏最为突出,其中梅派戏主要从赋体中化用句子,学习其铺陈华美的语言技巧,程派戏主要从诗赋中学习其用典与韵律安排,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李商隐对庾信诗赋的接受
收藏 引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3期35卷 53-58页
作者:何世剑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诗歌创作方面能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离不开他对庾信诗赋的颇多接受,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1.李商隐承传了庾信自慨身世、伤春悲秋、忧国伤时等"以悲为美"的审美经验和书写精神,奠定了其诗歌"感伤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