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语言化"
2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服装造型的语言化研究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1年 第10期 72-74页
作者:严加平 李卉扬州大学艺术学院 凌致时装有限公司 
语言学的角度来理解和研究服装造型,可以发现服装造型恰恰蕴含着语言的一般属性,它与语言符号有着相似的理论基础,尽管也存在着自身不同的表现形式。也许从语言学的角度去阅读、诠释服装造型,可以更切入本质地了解服装造型的理论知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戏曲角色塑造的语言化呈现
收藏 引用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 第2期 42-45页
作者:郑淇 赵哲沈阳师范大学 
本文围绕戏曲角色塑造的语言化呈现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戏曲角色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分类以及其在戏曲艺术中的重要性,并对传统与现代戏曲角色塑造进行了对比。其次,探讨了语言在戏曲角色塑造中的核心作用,包括语言的艺术特性与戏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对行为艺术进行美学批评的一种可能
收藏 引用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1期 41-43页
作者:张新煜南开大学文学院东方艺术系 
在中国当代的艺术文语境中,无论是艺术史的书写,还是对艺术现状的批评,都绕不开行为艺术本身的过程特性以及对它的批评而引发的一些理论问题。行为艺术作为中国当代最富先锋色彩的一种前卫艺术,它的出现究竟对艺术的观念产生了什么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江南传统民居具象装饰图案的设计模式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14年 第10期 122-123页
作者:吴丹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江南传统民居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对于空间意义的形成、审美理念的表达、社会价值观念的叙述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装饰图案系统的具象图案往往采用语言化的设计模式来强调叙事效果并实现意义的传达,而这种语言化的设计模式背后又有着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中国传统绳结的纹样设计及应用探索
收藏 引用
《上海工艺美术》2016年 第2期 97-99页
作者:吴珊珊 
中国传统绳结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遗产之一,智慧的古人将一根绳子编织出了灿烂的传统文,经过漫长的岁月积累沉淀,它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艺术中的视觉文符号。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文的古国,我们孕育在一个浓厚文氛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电视照明艺术
收藏 引用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 第4期23卷 118-119页
作者:安立宁夏电视台总编室宁夏银川750001 
照明艺术是综合艺术的联姻体 ,是电视主创部门导、摄、美、照四大金刚之一。通过对视觉心理学、照明艺术的语言、影调、色调的研究 ,可以提高电视节目质量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郭沫若新诗的诗体探求
收藏 引用
《中外诗歌研究》2019年 第3期 20-21页
作者:骆寒超不详 
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的基础。对一首诗来说,能否使用好语言,是它成败得失的关键。在中国历来诗人的诗艺探求中,几乎可以说是个核心课题。从系统论的角度说,没有语言,诗的节奏体式也就无所附丽,无可呈现;没有节奏体式来造成“声音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议气息运用与控制对于竹笛演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乐器》2014年 第7期 38-40页
作者:王溪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竹笛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其有着明亮、秀丽等不同的音色特征与浓厚的艺术感染力,得到了大众广泛的喜爱。之所以竹笛能够呈现多变的色彩,取决于演奏者精湛、高超的技艺与深厚、丰富的底蕴,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即是演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让议论文的语言“亮”起来
收藏 引用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05年 第12期 34-36页
作者:杨亚志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 
生动的议论文让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而那些语言干干巴巴、枯燥乏味的议论文,则让人感到味如嚼蜡,难以卒读。要让议论文生动起来,关键就是要让议论文的语言“亮”起来。鲁迅先生说,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官,形美以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给语文插上音乐的翅膀
收藏 引用
《福建教育(综合)(D版)》2012年 第3期 45-46页
作者:欧阳瑞珍厦门市音乐学校 
文学是语言化的音乐,音乐是音符的文学,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中的妙处可以借音乐得到渲染,文学中的意境可以在音乐中得以展现,让音乐学习“潜”入语文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艺术感受中学会并掌握语文知识。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