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依据所学语言材料,精心设计一定的表达场景,借助新鲜活泼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交流中主动运用、积极训练,不断提升他们的英语表达与交流能力。然而,在当下热热闹闹的情境教学中,我们也常常失望地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情境教学方法,因为忽视了科学有效的设计,缺乏教学理念的有效支撑,
摘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俄汉详解大词典》(以下称《大词典》),1985年暑假起准备,1994年底结项,1998年出版,历时13年。本文拟介绍整个过程中主要的组织工作。一、确定理论基础编一部什么样的词典?这应在正式开始编纂前设计好。这是...
摘要:设计思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来理解文本,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朗读、体会富兰克林的科学精神。
摘要: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借助具体的语言情境理解有关语句。3.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惊涛骇浪的气势,领悟黄河的主人—艄公的勇敢、镇静、智慧、机敏的品质。
摘要:每年高考,尽管命题设计者设计试题时“挖空心思”地出题考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但题干中往往渗透出该段材料的主题及大概意思。在录音播放前,我们利用题干和其选项以及有关的背景知识可以作出预测,听的时候就把听到的信息同事先的预测进行对比,以帮助对所听材料的理解。
摘要: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式阅读题设计角度例谈湖北荆州市教研室余映潮读写结合式的阅读题,是中学语文阅读练习设计诸多题式中的一枝独秀。这种题式的特点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而又主要通过“写”的水平和质量来判断学生读的水平。此中的“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填空...
摘要: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2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淳朴可爱、热情好客,感受他们的幸福与快乐。3.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
摘要:设计意图这是一次借班教学活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能引发大班幼儿的欣赏和交流的兴趣呢?我在设计本次诗歌欣赏活动之前重点思考了这个问题。我分析了大班孩子的语言学习特点,
摘要:以上两篇教学设计所选用的教材都是人教版新目标(六三制)七年级下册Unit7 section A It’s raining!第一课时。本单元教学的语言材料都与天气和人们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谈论天气"是常用话题,但相对枯燥,学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时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