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语言通俗"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谈语文教学中的形象化语言
收藏 引用
《基础教育研究》1997年 第6期 39-40页
作者:张亦中广西容县中学 
语文的形象化教学是课堂教学艺术之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学生能理解复杂、抽象的内容,学习积极性也随之得到提高,从而也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冲出陈旧,面向时代——关于振兴评弹艺术的思考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2年 第3期8卷 114-115,113页
作者:杨作铭 
苏州评弹是江南优秀的传统说唱艺术,有数百年历史,曾以其丰厚的艺术内涵,征服过广大听众。它有许多优美动听的唱腔,有许多内容曲折生动并能较好地反映过去社会生活的长篇故事,其语言通俗风趣、诙谐隽永,其表演具有写意性和造型美,加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音新闻评论的说理艺术
收藏 引用
《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 第2期 77-81页
作者:朱德卿 
微音的新闻评论,以其独特的说理艺术去贴近现实生活,赢得了读者。有位读者赋诗云:“羊城晚报有微音,议论篇篇道理真。分析是非人点首,申张正义我倾心。肯为群众抒胸臆,敢向时弊下砭针。如此文章真有价,善言何止值千金。”微音的评论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你本来就很美——六下《北京的春节》教学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设计》2021年 第7期 47-49页
作者:肖绍国广东省深圳市园岭实验小学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并理解课文中“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买杂拌儿、吃零七八碎儿、逛逛庙会”等词语所体现出来的北京韵味,体会老舍语言京韵十足的特点。2.随着文字的进程,在感情朗读中,让画面立起来:闻闻腊八的浓香,尝尝小年的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教”的魅力
收藏 引用
《四川教育》1995年 第Z1期 25-25页
作者:王德明沪县石马初中 
教育家陶行知、徐特立长于教育工作,善于因材施教.他们的方法灵活、恰当,针对性强,语言通俗、简洁,颇富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诗教”,使受教育者终身难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评弹艺术与历史课堂教学
收藏 引用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1999年 第2期 46-46页
作者:张梅芳苏州市评弹学校 
评弹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说唱艺术,它包括说、噱、弹、唱、演。诙谐幽默的语言,令人捧腹的噱头,铿锵悦耳的弹奏,婉转悠扬的唱腔,入木三分的表演,紧紧地吸引听众,令人神往,令人心迷,如饮芳菲。我到评弹学校执教已有十二年,对评弹艺术耳濡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士心,《说句心里话》的艺术魅力
收藏 引用
《音乐天地》1994年 第3期 28-28页
作者:孙韶 
《说句心里活》这首连前奏和结束句总共才24小节的两段歌词短歌,是用单二部曲式写成。它的结构简洁、清楚,音乐语言通俗易记。音乐素材来自我国北方民间歌曲、小调、曲艺,音乐与歌词结合得非常得体,使人第一遍听它,就能记住它的主要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为民所系 诗为民所呼——读两首唐诗有感
收藏 引用
《山西老年》2006年 第3期 37-37页
作者:李元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方志·民俗·竹枝词
收藏 引用
《沧桑》2002年 第1期 54-54页
作者:曹振武原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名人园地
收藏 引用
《财会月刊》1996年 第12期 57-57页
我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曾在小学当过校长,也在大学任过教授,毕生从事文学创作。他语言通俗、幽默、醇厚有力,被誉为“语言大师”和“人民艺术家”。老舍在写《四世同堂》期间,贫病交加,靠卖文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