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诸宫调"
98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视图:
排序:
《水浒》与宋元杭州的说唱艺术
收藏 引用
《运城学院学报》2005年 第3期23卷 81-85页
作者:杨子华北京星传媒国际电视公司北京100029 
金翠莲、宋玉莲唱“小曲儿”。阎婆惜“也会唱诸般耍令”。张惜惜本是唱“慢曲儿”的路歧人。白秀英演唱诸宫调《豫章城双渐赶苏卿》。杭州艺人说唱的“小说”《武行者》、《花和尚》、《青面兽》等和说讲的“讲史”《大宋宣和遗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戏起源新论
收藏 引用
《艺术探索》2022年 第5期36卷 99-108页
作者:孙红瑀济南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南戏约形成于南宋光宗朝(1189—1194年)。就其组曲形式而言,南戏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诸宫调,但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继承了宋杂剧的表演功能,能够分脚色演出。南戏的形成与宋室南渡有密切关系,它是在传统诸宫调、宋杂剧基础上,结合温州当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音乐研究的新探索——傅利民教授及其团队的曲牌研究
收藏 引用
《音乐生活》2024年 第1期 13-16页
作者:陈文革 李璐瑶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 
传统曲牌作为一个复杂的戏曲音乐事项,涉及音乐文化的诸多方面。对曲牌音乐的研究自宋始,历代均有相关论著,至近代吴梅首倡“曲学”,吴梅《中国戏曲概论》[1](1926)将唐宋至明清时期的诸宫调、散曲、戏曲等作为研究对象,宏观阐述中国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董西厢》在戏曲形成发展中的意义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08年 第3期 111-111页
安葵在《戏剧文学》(2008.4)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金章宗朝时人董解元所作《西厢记》(人们称为《董西厢》)以其文学上的巨大成就一直为人们所重视,但它属于什么体制,人们却不清楚。直到王国维才论定《董西厢》为诸宫调。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韩城秧歌
收藏 引用
《音乐天地》2021年 第4期 64-64页
韩城秧歌俗称"对对戏",是一种融民歌、说唱、舞蹈为一体,并具有戏曲雏形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韩城秧歌曲目丰富,现已挖掘整理出127折,出版96折。其内容包罗万象,诸如历史传奇、神话传说、民俗风情、民间故事等,代表性曲目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戏曲序跋纂笺”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22年 第3期 F0003-F0003页
《明清戏曲序跋纂笺》由河北大学全职教授郭英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志远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全书12册14卷,计五百万字,按照戏曲剧本、戏曲选集、曲话曲目、曲谱曲韵划分为四大类,附以诸宫调与散曲集,共收录明清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巴风蜀韵图景壮丽 艺苑曲坛佳音频传——四川五大“中国曲艺之乡”蝶变之路
收藏 引用
《现代艺术》2024年 第2期 102-102页
“说与唱的岁月画轴,悲与喜的舞台情怀。”曲艺作为说唱艺术历史悠久。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说唱艺术已日臻成熟并广泛流传于民间;唐代流行俗讲、大曲和民间曲调;宋代的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演唱形式日益昌盛……在中华人民共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谈元代的文化
收藏 引用
《协商论坛》2004年 第9期 53-53页
作者:陈义初河南省政协 
元代的文化主要指戏曲和书画。元曲是那个时期最具创造性的文艺品种之一。元曲包括散曲和戏曲(杂剧和南戏),而杂剧以其艺术的创造性、内容的现实性,成为元朝文学的主流。杂剧剧目是在宋金以来民间讲唱文学的基础上继承了宋词的传统,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