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谢晋导演"
3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谢晋导演的温州缘
收藏 引用
《温州人》2023年 第10期 84-87页
作者:马翎雁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 中国电影家协会 北京银幕地带文化有限公司 
浙江电影“凤凰奖”日前在我的家乡温州举办。组委会也给我发来了邀请函。作为一名从温州走出去的电影人,虽然我因远在他乡没能回到故乡为“凤凰奖”助力,但是对电影对家乡深厚的情感永远深藏在心里。包括我的恩师谢晋,也对我的家乡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怀念你,谢晋导演
收藏 引用
《电影画刊》2008年 第10期 16-17页
作者:张寄寒 
(一)十月十九日夜间新闻传来著名导演谢晋导演突然离世的噩耗,令我震惊、令我悲伤。谢晋导演一直是中国电影代表人物之一,谢晋的电影代表了一个时代,给这个时代的电影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谢晋导演脍炙人口的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相信培养不出个周润发”——读谢晋导演刊文感受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1993年 第11期 20-20页
作者:杜红晨 
刊载:谢导在上海筹建影星学校,直言非培养出个周润发……。作为谢导的忠实观众、本刊的热心读者(数年无一漏订),就此诚恳地谈一点看法。 随着影视走向市场,加上一些港台(包括一些周润发式明星参演)影视的冲击,如何培养挖掘一批青年明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再现与认同——影视史学视阈中的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2015年 第7期 73-77页
作者:张有平山东艺术学院 
人类对于自身历史的关注可以远溯至没有文字的时代,彼时人们用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传诵着过去的故事,如《荷马史诗》、《诗经》等。这种对已经过去的事件和人物的回顾就是一种历史意识的表现,正由于人类所特有的这种历史意识,历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形散而神不散——与古榕、徐松子夫妇对话录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1991年 第8期 12-13页
作者:李正清 
李:你们夫妇合伙开了《老店》,是不是请你们谈谈《老店》的艺术构思和设想? 古:影片已经公演。好与不好自有公论,我们当初的设想:是展现老北京浓郁的市井风俗,艺术地再现被社会鄙视为“五子行、下九流”的小人物的特有生活状态和北京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情缘因伤离别——《清凉寺的钟声》观后
收藏 引用
《电影新作》1992年 第3期 62-63页
作者:温顺浩上海重型机器厂 
多情自古伤离别,生别死离是古今中外艺术家的永恒主题。谢晋导演的《清凉寺的钟声》以深刻的艺术穿透力,赋予“离别”以超越时空的丰富意蕴,热情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善良无私的美德,张扬着人类赖之生存、进步的美好人性,的确称得上是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传承历史光荣,再创未来辉煌——庆祝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60周年大会发言摘要
收藏 引用
《电影新作》2010年 第1期 5-8页
作者:忻文上影集团公司 
任仲伦(上影集团公司总裁):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老艺术家、老领导和各位嘉宾、同志们:今天是我们上海电影人喜庆的日子。我们欢欣鼓舞地聚集一堂,热烈隆重庆祝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60周年。同志们,上海电影事业,始终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奏鸣曲没有休止符——访吕丽萍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1992年 第10期 58-59页
作者:王迎 
尽管吕丽萍不提什么明星派头,可她的明星素质却视而可见、听而可闻,很强烈地感染着周围的人们。朴素大方的淑雅风度,自然洒脱的言谈举止,冷面炽情的优良演技,似俗脱俗的艺术魅力,联想“金鸡”、百花“飞天”各项国家级大奖频频让她摘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物形象——谢晋电影的宝贵遗产
收藏 引用
《电影新作》2009年 第2期 36-40,52页
作者:张仲年 阎凯蕾上海戏剧学院 同济大学电影学院 
谢晋导演突然仙逝,是中国电影的巨大损失。哀痛之余,眼前浮现他一部部作品。最鲜明的是他创造的一系列富有永恒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谢晋电影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就是他用毕生心血培育的中国现代人的银幕形象。电影评论家罗艺军写道:&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林芳兵出演“贵妃”前后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1992年 第7期 18-19页
作者:子敏 
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录制,陈家林执导的五十集电视连续剧《唐明皇》,在开拍前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选妃”。自从剧组的“告示”一出,立时惊起一片红颜的骚动不安。打电话的、拍电报的、托人情的,怎么做的都有。这么一个百年不遇的绝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