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负载调度"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NUMA感知的云平台负载调度系统
收藏 引用
《高技术通讯》2025年 第1期35卷 20-36页
作者:娄杰 段宏键 曹华伟 叶笑春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49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云计算逐渐走向了云原生时代。在云原生领域中,对容器进行调度与编排的标准系统是Kubernetes。Kubernetes有着开源、可扩展、部署难度低等诸多优点,然而,随着容器化应用的多样化和底层资源的多元化,Kubernetes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频服务器负载调度策略
收藏 引用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4年 第1期21卷 79-82页
作者:苗彦超 周应超 郝敏 孙凝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0 
本文给出了一个机群式视频服务器结构设计,并着重讨论了存储器命中优先,轻负载优先、轮转和改进的存储器命中优先四个负载调度策略,最后通过实验测试了各负载策略的调度性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动态限速的云计算应用负载调度方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9年 第3期29卷 51-54页
作者:刘永波 周博 李亚琼 李守超 宋云奎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2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北京100190 
云计算环境下,应用负载规模巨大,云服务提供商为多个客户提供共享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以最大化资源利用率,降低总体能耗,从而减少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同时需要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性能保障。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限速的云应用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面向电力需求侧的智能电网负载调度方法
收藏 引用
《电工技术》2023年 第6期 91-93,96页
作者:曹敏 温栋 贾蓉蓉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 
为提高电网的负载转化效率,研究了面向电力需求侧的智能电网负载调度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识别并提取电力需求侧用户的用电行为特征,为智能电网负载调度方法提供用电特征样本基础。分析负载调度的影响因素,基于用电条件约束,建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可分负载理论的多核密码处理器调度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2023年 第10期49卷 255-263页
作者:郎俊豪 李伟 陈韬 南龙梅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郑州450000 
针对多核密码处理器高能效负载调度问题,基于可分负载理论提出多轮与单轮混合负载调度机制,在不增加功耗前提下缩短密码任务完成时间,提升处理器能效。利用可分负载理论分析方法重点划分计算、负载传输时间,建立单轮调度、多轮与单轮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基于新能源驱动的存储系统的能耗优化方案
收藏 引用
《计算机科学》2018年 第7期45卷 66-72,109页
作者:庄晓照 万继光 张艺文 瞿晓阳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武汉430074 
能源成本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数据中心面临严峻挑战,引进经济环保的新能源已经迫在眉睫。但是,新能源的间歇性、不稳定性和突变性等特点,导致数据中心无法有效适应新能源。为此,各大数据中心提出能源管理策略和负载调度算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mean-variance的服务集群负载均衡方法
收藏 引用
《电信科学》2017年 第1期33卷 1-8页
作者:包晓安 魏雪 陈磊 胡国亨 张娜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大量并发请求任务进行分配时,负载调度机制是通过最小化响应时间及最大化节点利用率实现网络中节点的负载均衡,在基于遗传算法的负载均衡算法中,适应度函数设计对服务集群负载均衡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mean-variance...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负载均衡的LVS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3期17卷 33-35页
作者:周宇 王泽民河南教育学院信息技术系河南郑州450014 
简要介绍了LVS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基于IP负载均衡技术的三种LVS模式的结构:VS/NAT、VS/TUN、VS/DR,重点阐述了这三种模式的LVS集群系统的实施,提出实现过程中的体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模拟退火机制的移动边缘云计算任务卸载
收藏 引用
《电子设计工程》2024年 第3期32卷 37-40,49页
作者:卢菲菲 赵蜜 赵帆 施梦琦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8 
缓存任务过多容易导致云环境下数据传输卡顿,因此,为实现云数据的流畅传输,提出基于模拟退火机制的移动边缘云计算任务卸载模型。根据边缘云计算的定义表达式,计算任务缓存指标,完成移动边缘云计算队列的构建。以模拟退火机制为基础,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集群架构在精品课程传播模式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年 第10期18卷 230-232,236页
作者:秦文生 苗放 徐松浦 程小恩 陆宏霞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是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中最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培养创新人才,优质教育资源是基础。精品课程网站是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结合的集中体现。为解决精品课程传播中的性能问题,设计了基于集群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