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贾宝玉"
6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红楼梦》中的几种服饰塑造手法——以王熙凤、贾宝玉出场形象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4年 第8期 98-100页
作者:陈诗宇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虽刻意回避具体时代背景,试图呈现架空基调,但和大多数明清小说一样,具体的风俗、服饰、器物描述不可避免地使用了大量作者生活时代的细节。为了达到模糊时代的目的,在服饰上采用了一些塑造手法。如女装描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同中有异与异中有同——贾宝玉、林黛玉、妙玉之洁的分析
收藏 引用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2期43卷 1-7页
作者:卜喜逢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 
曹雪芹以玉字来命名贾宝玉、林黛玉、妙玉。他们身上均有“洁”的体现,这是创作者的故意。但他们的“洁”又有着区别:妙玉为“过洁”,她依此来确定人我之别;黛玉为“情洁”,她的洁先天生成,是心灵之洁;宝玉是浊与洁的综合体,他在情悟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贾宝玉适合做企业家吗
收藏 引用
《中国商界》2022年 第4期 24-25页
作者:戴荣里中国作家协会 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贾宝玉是《红楼梦》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也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长廊里屈指可数的经典人物之一。其对女性的尊重,把女人当人看的心态,一扫历史小说的传统,使其成为光彩夺目的小说人物形象。美丽,从来只是相对于某一领域的产物,为女性们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贾宝玉性格的心理学阐释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1999年 第2期 332-342页
作者:段江丽北京大学中文系 
对于伟大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我们都无法阐述无遗,无法在作者意图的源头与他会合,但是,我们“应该尽量接近这个源头”①。《红楼梦》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艺术内蕴,为读者提供了多维解读之可能。本文拟从心理学角度对贾宝玉这一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贾宝玉新论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1996年 第4期 56-73页
作者:曹金钟 
对于贾宝玉,论者们说的似乎已经够多了。然而,要问贾宝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论者们也是见仁见智,说法不一。综观各家之说,似乎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同时我们也感到,有些文章对于贾宝玉的形象未免有所拔高,略嫌言过其实。因此,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贾宝玉: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真实性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2013年 第11Z期 45-46页
作者:邹晶丽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体学院 
文学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就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散发着无穷的艺术魅力,这魅力能穿越时空,穿越民族,穿越一切障碍而变得经久不衰。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源于他的真实性。真实性为文学典型规定了严格的历史尺度,要求对现实关系进行恰切的描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贾宝玉理想人格的探求与超越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1993年 第3期 87-100页
作者:鲁德才 
一研讨贾宝玉理想人格的追求必然涉及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意旨。沿着庄禅的思维路线分析《红楼梦》,可能是阐释作者创作意旨的重要角度。曹雪芹在小说的开头交待得很清楚,他把封建社会的一切世相都建立在真假、有无、色空的两边来考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更有情痴抱恨长——论贾宝玉的“情不情”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1990年 第2期 59-74页
作者:李百春 
《红楼梦》是一棵艺术常青之树,贾宝玉更是一枝独特的艺术奇葩。两百年来,为人们在不同艺术视角上的审美享受,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艺术底蕴。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着眼,把《红楼梦》作为一部人生问题小说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贾宝玉和维特形象美学意蕴之比较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3年 第6期 40-44,39页
作者:赖干坚 
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以下简称《维特》)是18世纪中,德文学巨擘献给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尽管中、德两国社会情况和文化传统迥异,但是当时两国都面临着社会变革的前夜,一场规模不同,但性质相似的思想文化启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贾宝玉形象探源(下)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1996年 第2期 179-189页
作者:朱淡文 
三 “情不情”:曹雪芹对贾宝玉形象的概括 根据红学研究者的考证成果,我们知道:在曹雪芹未完成的后半部之末回,有警幻仙子揭示《情榜》的情节;《情榜》之上载有贾宝玉及金陵十二钗三十六人以“情”字为中心的评语。据下列脂评可知,贾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