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赵太后"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浅谈触龙说赵太后的谈心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 第4期14卷 83-84页
作者:陈修文 
《战国策·策》中有一段史实:太后执政时,秦国来攻,求救于齐,齐要太后以儿子长安君为质,太后不允,且固执己见,谁的意见也不听。能否做通太后的思想工作,是关系到国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这时,老臣触龙求见,太后盛气以待,然而出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风姿独异的论辩艺术──《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之二
收藏 引用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4期15卷 67-71页
作者:邱永山 
风姿独异的论辩艺术──《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之二邱永山战国之世,时代交易,政局动荡,旧的意识和秩序受到冲击,新的意识和秩序正在确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的谋臣策士,穿梭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班因就说当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要学会一点讲话艺术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学》1997年 第2期 34-35页
作者:郑光锋 
有这样一个故事,H君想请他的四位好友作客,其中A、B、C三位都到了,唯独D迟迟未来。H君等得不耐烦,说了句:“该来的怎儿还不来?”A一听,心想:该来的还不来,莫非是我不该来?于是起身便走。H君一看,不对呀,A怎么走了呢?于是又说了一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学语言艺术:五点认识与探索
收藏 引用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4期15卷 75-77页
作者:李新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习语言艺术,增强表达效果
收藏 引用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年 第4期12卷 69-71页
作者:黄蕾 
语言是一门艺术。同样一层意思,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阿凡提故事》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国王做了个奇特的梦,便请了个大臣为他圆梦。这个大臣说:“皇上这个梦预示着你的一家人都将比你早死。”国王听了很生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艺术原则
收藏 引用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 第3期7卷 23-25页
作者:李卫东 
明确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艺术原则,目的在于增强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解决思想教育入脑动心问题,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水平,以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理念·新课堂——教学设计说明与课后反思
收藏 引用
《广西教育》2003年 第11期 23-27页
作者:周丽雅 沈家庄 梁钟平柳州高中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2年11月,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A类培养对象中学语文组的导师和学员受自治区教育厅的委托,到巴马、百色等地举行巡回讲学活动。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展示了《随乐飞扬》、《触龙说赵太后》、《胡同文化》等几节创新型课例。他们崭新的教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经济谈判中的听与说
收藏 引用
《外向经济》1998年 第7期 22-24页
作者:胡淑芳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经济谈判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行为,由于经济谈判是借助于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来进行的,所以,听与说成了经济谈判的一种外在形式。本文主要从公关角度探讨一下经济谈判中的听说艺术。西方人说:上帝所以赠给我们每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他人有心,予知之”——谈先秦游说艺术
收藏 引用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 第4期10卷 25-28页
作者:胡正 
众所周知,在争辩中,要驳得对方绒口无言固然不易;而要使对方口服心服,接纳你的意见,并遵循着去做,就更不容易了.这是因为争辩中你虽胜了,但对方未必心服;再加上激烈的言辞,不留情面的批驳,已造成了尴尬的场面,心里可能愿意,但面子上过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述诸子散文的艺术性
收藏 引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1期24卷 33-36页
作者:季镇淮 
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代,产生了新型的记言文,即诸子散文。从商、周王公之辞到春秋时代的卿大夫之辞,到战国时代的诸子或游士之辞,反映着不同的历史时代的变化。 诸子散文是记言文即说理文。它们的形式从语录体发展而为专题论文,一般表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