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跨学科学习"
7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跨学科学习促进师生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以“北斗引航·经纬绘界——校园舆图制作”校本课程为例
收藏 引用
《现代教学》2025年 第1期 42-43页
作者:冯和鹏上海市中国中学 
校园舆图制作课程融合地理、信息技术、美术、历史等多学科知识,通过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等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创意设计、数据分析与历史文化研究,完成校园专题地图与创意北斗定位仪的制作。课程实施效果表明,跨学科学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学科学习视角下初中语文创意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2025年 第2期 009-012页
作者:黎锋广东省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广东东莞523770 
新课改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活动提出了更加多样化的要求,除了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以外,还需要培养其创意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能力和素养。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开展更加多样化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在本文中将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设计中“话题”转化的原则与路径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管理》2025年 第10期 33-36页
作者:鲍清源 鲍道宏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州350007 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福州35002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的两类学习形式,其中一类是围绕“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的跨学科学习。“话题”虽有利于增强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但它是一个日常用语,必须选择“话题”中某一事理进行探讨,将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实践与探索——以“竹节人”跨学科学习为例
收藏 引用
《语文建设》2025年 第4期 68-71页
作者:邹益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 
跨学科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为例,通过“解读教材、明确学习目标,聚焦主题、创设问题情境,设计任务、推进学习活动,开展教学评价、展示学习成效”等,探索单篇课文的跨学科学习实践,以提升语文课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学科学习视域下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路径
收藏 引用
《小学教学参考》2025年 第7期 40-42页
作者:王佳安徽安庆市迎江区依泽小学246001 
关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打通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壁垒,引导学生立足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边界。部分教师并没有把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和语文新课标所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学科学习课程设计及反思系列(2):悬崖勒马
收藏 引用
《湖北教育》2025年 第1期 89-92页
作者:高云峰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 
我专门为五年级学生设计的“悬崖勒马”活动,不属于科学教材中的内容,希望学生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了解到跨学科学习的问题从何而来,如何利用控制变量得出结论,如何建模解释现象,如何从实验现象中得到启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学科学习:从学科“跨”到成长
收藏 引用
《留学》2025年 第1期 70-71页
作者:李爱茹温州大学附属南白象实验小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规定,“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鼓励以新学习方式打开学科的边界,最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温州大学附属南白象实验小学基于劳动教材,遵循让儿童“从生活中学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5年 第2期 94-95页
作者:田晶晶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跨学科学习活动,是整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念与方法去考察与探讨一个中心主题、议题或问题的过程,这为学生创设了“做中学”的机会,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评价设计
收藏 引用
《教学与管理》2025年 第11期 63-66,70页
作者:薛雨梅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江苏南通226600 
解读小学语文学业质量标准,其进阶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启示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评价需基于儿童发展特点,勾连儿童整体学习,贯穿跨学科学习全程,融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评价量表的制定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跨学科学习中对学生文学意象审美创造力的培养
收藏 引用
《小学语文教学》2025年 第11期 24-25页
作者:陈钢江苏南通市海门区王浩小学 
所谓意象,就是“创作主体根据客观事物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往往寄托着浓郁的情感和审美元素,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促进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2022年版课标指出:“通过语文学习,热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