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蹈袭前人"
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吴昌硕艺术摭谈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24年 第8期 38-41页
作者:陈燮君不详 
潘天寿曾说:“昌硕无论在诗文、书、画、治印各方面,均以不蹈袭前人,独立成家为的。”“他的作品,有强烈的特殊风格,自成体系。”“为左右一代的大宗师。”苍莽驰骤、方折道朴、雄拔险峻、气势弥盛是吴昌硕的艺术特征。以下分条详述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苏轼史论文中的“翻案”
收藏 引用
《文学艺术周刊》2023年 第2期 41-44页
作者:杨美德重庆师范大学 
“史论”属于刘勰《论说》一文的“辨史”一类,即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辨析。苏轼长于论说,他的史论文通常不蹈袭前人的蹊径,尤其善于在前人叙写、评说的基础上作翻案批评。这种翻案批评往往让人耳目一新。本文试对这种现象进行全面梳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喋血四平》笔谈
收藏 引用
《当代电视》1994年 第2期 28-30页
作者:陈志昂 李树声 唐玉籍 
大型电视连续剧《喋血四平》的编导者们突破了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已有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杨光远曾任《大决战·辽沈战役》的首席导演.如果按照《大决战》的模式拍一部辽沈战役的“前篇”,自然是驾轻就熟,毫不费力,但是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学会不会成为人的“异己”之物
收藏 引用
《文学自由谈》1989年 第5期 150-152页
作者:邢小利 
文学会不会成为人的“异己”之物?这或许是个荒唐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却常常缠绕着我。文学一直是令人神往的神圣殿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教到生时是熟时
收藏 引用
《人民教育》1992年 第4期 43-43页
作者:李成岁 
板桥画竹,凡四十年,“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在艺术上善于概括、提炼、创新,永不满足,日臻佳境,诚所谓“才见萧萧只几笔,满堂风雨不胜寒”。板桥画竹,唯在求活,不蹈袭前人,又不断超越自己,正如他在一幅《竹石图》上所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